文/周航 易道创始人
当创业进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如何审视自己?创业为什么要慢一点、小一点、少一点?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正确的事?
看清自己是怎么想的,认知和内心应该有什么变化
2018年前后,朋友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周航你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打算,下一步准备做什么?当时我认为,我又迎来了一个非常值得珍惜的状态,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至于怎么放松,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我把当时自己的状态列了三点:
第一,自我充电。我可以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过去想做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第二,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和思考。不仅向过去的创业经历学习,还对未来的探索花了非常多的精力。
第三,我在想,如果我再干一件事,我应该干什么?
那段时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成败。我不是很想提这个字眼,但是我特别想说:只有你足够痛的时候,新的光亮才可能照进来;只有你足够痛的时候,才可能有新的开始。
因为在易到的创业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种痛在内心反复咀嚼,才让我把眼光真正从“外”收回到了“内”,从向外看世界回到向内看自己。
看看自己是怎么想的,认知和内心应该有什么变化?只有足够痛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心态,才会有新的开始。
创业要慢一点、小一点、少一点
首先,创业要慢,伟大的公司需要慢慢打磨。
我做一些投资,也见了很多公司,一年下来我可能会见到180个公司,我自己也有一颗非常躁动的心。我常常想,如果我再创业,会和上一次创业有什么不同?
做大、做多、做快,在创业界几乎没有人去质疑这样的价值观,大部分人认为这就是我们创业应该有的状态。但我恰恰有一些不同的思考。
湖畔大学说要做300年的大学,我最开始不太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我认为只不过是表一个决心,哈佛存在五六百年,湖畔大学怎么也要做300年的大学。但其实它对应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就像前几年有这样的口号:“十年内成为世界十大商学院”。这是两种不同的语境。
有一次我和阿里当时的参谋长、我多年的老师有过一次对话。我说我想休息一两年。他说,你其实可以休息六年,甚至八年。我说为什么要这么长,他说以后人可以活120岁。
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把所有事情想得足够长远的时候,你做事情的从容程度会完全不同。
我多次问创业者一件事情想做多久,有的说3年,也有的说是终身的事业。我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想知道他们对这件事做了多久的打算。我认为,不管是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伟大的公司都需要慢慢打磨,只有当你把一件事想得足够长远的时候,你才会做好每一件当下的事,否则你会很迷惑。如果3年内你必须做成一家独角兽,你的行为和选择会是什么,可以自己体会和品味一下。
第二,创业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创业不应该创大事吗,小事怎么值得去创?
什么是大事?我经常听到一些套词,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在做投资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创业公司都希望解决某一个领域非常宏大的问题。
我走访了很多公司,特别是我们投资的一些公司,他们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在一个巨大领域中非常好,但始终都找不到一个足够小的切口或者针眼扎进去,并解决这个问题。这导致创业过程中,很长时间都围着锅边转,无从下口。
所以,相对一个宏大的格局而言,我建议可以从大处着眼,但一定要从小处着手,从最小的一件事情开始做。可能你的小事和别人的小事不一样,但你是从大处着眼开始去做这件小事的。
第三,少做,全力以赴做一件事。
很多人容易把一件事情想得比较复杂,总认为这件事情要足够厉害和创新,但作为投资人,我们并不这么看。
应该尽可能把事情干少,而不是干多。大多数创业公司的状态一定是人少、钱少、资源少,不管后来多么伟大,最初创业的时候都是如此。
因为已经“三少”了,还想干很多事情,那么你在每一件事情上就只能投入一部分精力,怎么可能做得好?虽然有很多诱惑和思考,但这个时候应该勇敢地把你想干的事情一个个从清单上划掉,然后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
说得绝对一点,一家创业公司在一个时期几乎只有一件关键任务,你全力以赴做那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做得好。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再次创业,可能会从传统的“大、多、快”,主动选择“做小、做少、做慢”。
追求每个细节的卓越
当你做到了“小、少、慢”,就可以去追求每个细节的卓越。
过去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因为做的事情太多,对应的资源和思考都不够,导致每件事情的过程和结果都不够卓越。
你可能会问,我的用户评分和反馈很好,我比同行业也更为优秀,我为什么不卓越?我会说,你可能是优秀,但我谈的是卓越。
从优秀变成卓越,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如果有100个人,可能有40人做及格,30人做良好,9个人做优秀,但几乎只有1个人或者更少的人,可以做到卓越。
当你一旦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卓越的时候,你得到的“势”是完全不同的,你从所在细分领域所得到的支持和资源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追求卓越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
勤奋不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有一次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刚从硅谷回来,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我看到这些大公司6点钟就下班了,太懒了,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超过它们。”但我恰恰有另外一个视角。
他们如此不勤奋还日进斗金,毫不费力,说明他们干了正确的事情。反观中国创业者,最多的关键词是 “狼性”“血拼”“互相战斗”。中国的创业模式主要是战斗模式,大多数公司结果也并不是太好。
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和做正确的事情相比,可能勤奋毫不重要。当然,我不是说不该勤奋,而是说勤奋不是成功的必要前提。相比较而言,做正确的事情是更重要的。
什么是正确的事?在我看来,我希望这个正确的事情是那些足够创新,创新到可以毫不费力而获得巨大成功的事。
成长速度慢是“不良状态”,需要调整
一个创业公司在创业过程中不怕起点低,就怕成长速度慢。如果成长慢,公司一定有问题,或者是做的过程有问题。
你一定需要调整,至于怎么调整,每一个个案都不同。这时候不要总是试图给自己“结果的慢”去找理由。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这个事情太宏大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因此要等到好的东西慢慢发生。”诸如此类的各种理由,总体来说觉得自己做得是对的。
我坚信,结果已经告诉你“慢”是“不良状态”,需要调整。创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一个不断证明自己是错的过程。
如果我再创业,我一定要去做一个真正平凡的创业者。这是一种心态,尤其是多次创业的人,很多人对你有很高的期待,导致下一次创业可能并不那么好。
我会更努力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和普通创业者一样从零开始,做一个真正平凡的创业者,而不是告诉自己,你是一个自带光环的创业者。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