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晓波 财经作家
有人曾问过巴菲特的长子小巴菲特:“你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最聪明的人是谁?”
小巴菲特说:“我认识很多聪明人,其中排名第二的是我老爹巴菲特。第一名是查理·芒格。”就是巴菲特的那个老搭档。
这两个“老家伙”,一个1930年出生,一个1924年出生,加在一起接近200岁,而他们之间已合作六十多年。前两天看一本关于巴菲特的传记,讲了他和芒格相识的一个小故事。
1957年,巴菲特还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查理·芒格的人。
有一天,他去镇上找一个非常有名、技术最好的医生,也是一个挺有钱的人,想邀请他来投资自己的一个小基金。谈了一下午,巴菲特发现医生有些心不在焉,好像也没认真听他讲,但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医生对他说,“我对你挺有好感的,打算投资你10万美元”。
那时候巴菲特的小基金总金额才30万美元,他很吃惊,“你一整个下午好像也没认真听我讲什么,为什么会投资我呢?”
医生回答,“你的讲话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我非常欣赏那个人。我觉得你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像的人,我因为喜欢他,所以决定投资你。”
那个人就是查理·芒格。
两年后,他们俩就在这个医生的一次家庭聚会上认识了,然后开始了一段长达六十多年的友谊。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因为价值投资而成为大神级投资人的,这个理念一开始是格雷厄姆提出来的,他是巴菲特的老师,在早期影响了巴菲特。
格雷厄姆被称为华尔街的教父,写过一本书叫《证券分析》,至今在全球证券界仍是一本畅销书。
格雷厄姆进行证券投资的一个核心理念叫“捡烟蒂”,就是到股市去寻找那些陷入危机的股票,它们的价值因为危机而被低估。格雷厄姆买进这些股票,等到危机过后价值反弹时,通过低吸高抛来获得利润。这就好像从地上捡起一根还没有吸完的烟头猛吸两口,然后把它扔掉,所以被称为“拣烟蒂理论”。
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只能算是1.0版,真正对巴菲特投资理念起深刻影响的其实是芒格,他为巴菲特灌输了价值投资2.0版。
芒格认为,比起大幅折价买进陷入困境,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甚至还可能需要更多援助资金的公司来说,多花点钱买进一家好公司,更加轻松愉快。
所以,格雷厄姆的理念是买进那些陷入危机的公司,而芒格的理念,是买进那些可持续成长的好公司。
在从事股票投资的前十几年,巴菲特采用的是格雷厄姆的理念。到了1972年,巴菲特开始尝试芒格的做法,他在这一年以账面价格的3倍,溢价收购了一家叫喜诗的糖果公司,然后一直持有这只股票。在1988年,他又用同样的手法吃进了可口可乐的股票。
正是这些波澜不惊却几十年可持续成长的好公司让巴菲特走到了今天,所以每一次谈及“价值投资”这个理念的时候,巴菲特都会首先感谢芒格。
一次访谈中,巴菲特谈到查理·芒格时说:“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样只建议购买便宜货,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芒格自己也曾表示,“我们投资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我们在投资家和企业家两个角色中转换,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企业,什么生意是最棒的生意,知道什么样的企业能创造巨大价值。”
他认为,收购高品质企业有巨大获利空间,“一家资质良好的企业与一家苟延残喘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前者一个接一个地轻松做出决定,后者则每每遭遇痛苦抉择”。
关于选择最理想的合伙人,巴菲特是这样说的:
“首先,要找比你更聪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后,请他别炫耀他比你高明;
其次,在你犯下损失惨重的错误时,他既不会事后诸葛亮,也不会生你的气;
同时,他还应该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会投入自己的钱并努力为你工作而不计报酬;
最后,这位伙伴还会在漫漫长路上结伴同游时不断地给你带来快乐。”
我想巴菲特在讲这段话的时候,他心中浮现的名字一定是查理·芒格。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