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只是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哪知道已触犯刑法。”带上手铐的那一刻,曾经的“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曾成杰说出了这句话。由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造成集资户大量财产损失,2013年,这位昔日名利双收的企业家,最终以被执行死刑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2021年12月2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中国民营企业法治建设(济南)论坛暨海右企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司法考试学院民法名师、中国法学会专项基金专家组成员王利所做的演讲里,曾成杰的这句话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在这场围绕“中国民企法律风险”的系列演讲中,法律专家和律师们就“民营经济发展中法律风险和特点”“民营企业涉虚开发票类问题合规体系建构”“山东企业家的法律问题新特点报告”“商标、字体、图片等等中国式的碰瓷: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坑’与品牌建设保护”从各自的领域,结合案例,为参会的企业家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讲座。
有的企业家认为法律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而法律就是关于竞争的规则,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对规则熟悉十分必要。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善于运用法律规则的企业;而一个聪明的企业家,应当是一个知道如何防范法律风险的企业家。
在中国民营企业法治建设(济南)论坛暨海右企业发展论坛律师演讲案例的基础上,我们查阅了2009—2020年的《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数年来的《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白皮书》,以及《关于民营企业涉诉案件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等,经过层层筛选,与律师探讨,最终做出了这份“2022’中国民企法律风险报告”。
这是一份真实案例与律师专业分析相结合的有理有据的报告,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让民营企业家——这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市场要素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搏击市场风云敢闯敢干的先驱者、激活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奋进者们多一些思考,学会运用法律思维,从而在企业发展中避免碰到“雷区”。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