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是加速国家生态保护与恢复、推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对于遏制生态退化趋势,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灵丘从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出发,探索出了生态扶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寻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在灵丘县,一个个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三河治理工程:
有效改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
灵丘县三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灵丘县城区,治理范围主要包括泽水河、沙河槽、塌涧河。为提升城市景观,在三条河上修建蓄水闸坝工程;修建引水管线,从唐河水电站引水,管线全长25km;在河道两岸建设景观绿地;分别在泽水河和塌涧河河岸修建公园。工程总投资58598.51万元,于2018年12月25日开工。
工程建成后,使治理段河道的防洪标准满足20年一遇要求,增加蓄水面积16.9hm²,蓄水总量19.9万m³的水体,空气得到净化,为河道两岸绿化、美化、亮化提供了平台,有效改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生态治理工程、景观绿地工程,有效增加城区内林草覆盖率,减少区域水土流失,增强生态防护功能,使水、林、湿地各环境要素互相促进,现存环境问题将得到改善或解决,水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发展,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本项目劳务支出646.2万元,灵丘县务工人员工资按照每日170元、工作22天计算,月收入3740元。
植树造林生态治理工程:
实施“长效式”扶贫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与生计统一、增绿与增收同步,把生态扶贫作为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深入推进,创新思路方法,大力拓展生态助力脱贫新内涵,实施“抱团式”“红利式”“补偿式”“服务式”和“长效式”五大举措。
一是创新造林组织,实施“抱团式”扶贫。2017年以来,灵丘县以“绿荒山、富群众、促民生”为目标,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县的造林绿化任务均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入社成员60%以上的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揽。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有关规定,组团、发起、领办扶贫攻坚专业合作社,共成立了33家,现有社员677人,其中贫困户社员513人。鼓励合作社通过联合经营承揽业务,让几个合作社“抱团”承揽项目,从人员、技术、设备、资金上,大幅度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2017年以来,全县12.355万亩营造林任务全部由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揽实施,辐射带动社内外1760多个贫困家庭,5200多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将贫困农民就地转化成造林工人,通过身份转变实现就业脱贫、稳定增收,促进生态治理和群众增收双赢。
二是建立利益联结,实施“红利式”扶贫。从2016年底开始,争取国家天保工程资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到户、突出重点、自愿公正、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县建、乡聘、乡(站)管、村用”管理机制,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精准选聘护林员,在确保全县113.06万亩集体公益林安全的情况下,可使每人每年增加5000元的稳定收入,带动1284名贫困人口脱贫。
三是注重绿色致富,实施“补偿式”扶贫。坚持增绿增收同步,实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行动,构建退耕主体受益的“补偿式”生态扶贫格局。对上一轮退耕还林按照90元/亩/年的补助标准再增加5年,累计落实建档立卡户退耕还林面积5.42万亩,覆盖贫困人口2234户,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00.51万元。通过会议、发放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宣传,完成上级下达的2017年3800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使426户1383名贫困人口从中受益,户均增收2300元。
四是激发内生动力,实施“服务式”扶贫。坚持扶贫与扶技术相结合,推行“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脱贫”服务,构建林农发家致富的“服务式”生态扶贫格局。从林业局、林场、苗圃等选取技术和管理过硬的10人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结合各地的土壤、气候、光照等条件,筛选适合在当地发展的核桃、仁用杏品种,组织林农改良品种,并总结了“选、平、快、准、坚”五字嫁接口诀,让农民好学易懂,掌握嫁接技术。技术服务专业队按照五个统一(统一翻地、统一施肥、统一涂白、统一喷药、统一修剪)的办法实施,严把翻地、施肥、涂白、喷药、修剪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争取省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540万元,实施核桃、仁用杏低效项目2.7万亩,贫困户1256户从中受益,部分果园亩均增产200-300斤。
五是发展林业产业,实施“长效式”扶贫。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的方式,“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长效持久的林业特色产业。2018—2019年,以项目扶持独峪乡西漕沟村实施板栗面积各500亩,为80户贫困户培育了脱贫后续产业。2020年在红石塄龙渠沟农村改革示范区(边台村、沙湖门村)实施山楂、仁用杏经济林栽植500余亩,将带动94户贫困户受益。
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综合治理 成效显著
2017年,坡耕地治理工程涉及柳科乡白南堡、白北堡、北上庄3个行政村。完成新修水平梯田面积424.52hm²,修筑生产道路3.19km,完成投资1089.89万元。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保土1.07万t,保水6.39万m³,年人均增收679元。
2018年,坡耕地治理工程涉及柳科乡塔地、小王庄、上彭庄、柳科、小彦及独峪乡西槽沟2个乡镇6个行政村。完成新修水平梯田面积307.77hm²,修筑生产道路7.04km,完成投资796.9544万元。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保土0.89万t,保水5.3万m³,年人均增收299元。
2019年,坡耕地治理工程涉及柳科乡白南堡、柳科、牛角岭、荞麦川、下彭庄、水土安、塔地7个行政村。完成新修水平梯田面积701.94hm²,修筑生产道路4.3km,完成投资1840万元。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保土1.77万t,保水9.65万m³,年人均增收406元。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
带动就业 农民增收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013-2016年)。完成综合治理面积9894.23公顷,涉及华山、石家田等6条流域。垫滩造地64.25公顷,机修梯田24.4公顷,水保林2990.52公顷,封禁治理6815.06公顷,护地坝9747米,完成资金3921万元。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94.23公顷,增加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有效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经济林、机修梯田、垫滩造地每年可增收35万元左右,工程实施中带动项目区劳动力就业累计80余人次,平均每人增收5000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3—2019年)。完成治理面积7069.6公顷,垫滩造地2公顷,梯田6.67公顷,水保林3276.07公顷,经济林161.04公顷,封禁治理3623.82公顷,护地坝9730米;共完成水源工程50多处,节水工程40多处,完成投资5301.1万元。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96.3公顷,增加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有效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经济林、机修梯田、垫滩造地每年可增收30万元左右,工程实施中带动项目区劳动力就业累计60余人次,平均每人增收5000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为发展有机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灵丘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总规模30004亩,项目预算总投资4581.0万元,涉及武灵、东河南、落水河、上寨、石家田、独峪6个乡镇27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于2020年1月开始施工。
2015年以来,灵丘县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45267.96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5.2%,普遍提高耕地等级1等,提高产能30公斤/亩,为全县发展有机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显著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抗御风险的能力,方便农机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土地整理工程:
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土地产值,从而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近年来,灵丘县共实施十多个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1.3亿元,耕地整理面积3.1万亩,实现净增耕地1万亩,受益村庄75个,人口1.6万,人均纯收益净增510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灵丘县大力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累计投入资金4900万元,治理恢复面积达3700亩,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草原生态治理工程:
以农载牧、以牧富民
灵丘县山大坡广,牧草丰盛,有天然牧坡220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4%,是山西草地资源最大的县。立足本县资源优势发展草牧业,积极实施“以农载牧、以牧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灵丘县人大制定《关于强化甸子梁草原和太白巍山草原生态保护的决定》,强化甸子梁草原和太白巍山高山草甸类草原资源的保护。建立草畜平衡制度,按照“以草定牧,划区轮牧,先牧后牧”的原则,制定了“先草后牧、以草带牧、划区轮草、草畜平衡”等草原保护措施,实施了无鼠害示范区建设、草地围栏封育、草地改良、草原防火等工程,加大草原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划定甸子梁草原和太白巍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加强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严格规范保护范围内征用占用草原的管理。对全县草原制定科学完善的轮休机制,让草原自然休养生息。坚持草畜平衡是遏制草原退化、沙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加大对草原保护经费的投资和草原植被恢复费收费征收的力度。
推进全县种植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从2001年起,完成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面积80万亩,改良天然牧草50万亩,推广种植紫花苜蓿、高丹草等优质牧草15万亩,青贮微贮饲草8万立方米。
乡村环境提升工程:
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优化提升。主要整治村庄入口、街巷两侧、公共活动场所和建筑立面,做好基础设施提升,整治模式和做法丰富多样、互有差异。如,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红石塄乡上下沿河村,以质朴山村为特色的史庄乡盘道沟村,通过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建筑风貌,美化村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移民搬迁。按照“依山就势、靠山傍水、随湾就片、错落有致”的自然布局,在搬迁选址、村庄布局、建筑风貌等方面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功能布局更加合理,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村庄风貌总体协调。如,红石塄乡边台村,落水河乡张家湾村,东河南镇小寨含水人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助力脱贫攻坚总目标,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脱贫改造。村容村貌较差,相关资源较少。提升目标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开发相关资源提供基本条件。改造提升设施主要是硬化村内道路、村容村貌治理(垃圾清理、围墙修复等)、其他基础设施完善(太阳能路灯等)。如,石家田乡马湾村和落水河乡徐台村,村民主要通过参与房前屋后环境建设和整治,共同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
危房清零工程:
从“危”转“安”再到“宜”
灵丘县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生态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积极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县政府补助、乡村干部动员、贫困农户动手“三方合力”下,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让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从“危”转“安”再到“宜”,实现了群众住房安全保障。
灵丘县在山西省首提“危房清零行动”,将“危房清零行动”与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建设和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有机结合,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和农村危房改造两大工程,县域内农村危房全部清零,不仅有效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也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格的新农村。2009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051户,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被原住建部、财政部列为2018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激励表彰的20个县之一。
农村危房改造以解决贫困群众切身困难为出发点,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扭转“等靠要”思想,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让群众参与到房屋维修、改造全过程,改造模式由“政府主导”变为“共商共谋”。主要做法可归纳为:
“三个到位”工作法。“标准到位”,出台了《灵丘县危房改造建设标准》,对材质、规格、面积等明确具体要求。“监督到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到场鉴定危房、到场督导进度、到场查验质量。“责任到位”,采取乡、村干部“一盯一”的方法,责任到人、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标。
“三支队伍”监督法。将危房改造资金与政府自筹乡村提升资金统筹捆绑使用,严格资金管理,将建材选择、采购、工程款结算等全程置于村民和“三支队伍”(即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的监督下,确保使用安全到位。
“三个三”群众工作法。“三支队伍”采取“三上门”方式(上门摸排危房、上门查看进度、上门验收工程)和“三个一起”方式(与村两委一起进村入户摸排情况、与部门一起查梁看柱分析住房、与群众一起搬灰递瓦维修房屋),密切联系群众,干群关系进一步升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