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分水岭,极大地鼓舞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于我国而言,双碳目标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例如,高质量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绿色为底色,而双碳目标正是要保护生态系统、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资源、土地、劳动力投入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模式,而双碳目标正是要强调绿色科技创新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是要改变过去粗放式、不计资源投入量的发展模式,而双碳目标正是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因此,要把双碳目标作为我国当下最为重要的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实现路径来理解和认识。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机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因此也是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力量。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处理好双碳目标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双碳目标全新定义金融机构的义与利。这一点必须深刻理解到。长期以外,金融机构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发挥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三大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应的,评价金融机构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是经济收益,这是对“利”的追求。而气候变化的根原是人类活动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和资源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异常升高,但是在经济体中的表象是这些经济活动得到金融机构大量的资金支持,相对于低碳、减排类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发展更快,带来的负外部性更严重。因此,提出双碳目标就意味着要求金融机构不仅关注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资金投放所产生的环境和气候负外部性影响,这是对“义”的要求。因此,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国家和社会对金融机构“义利并举”、“义利双优”的新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拥抱双碳目标的速度和深度,将决定双碳目标成功的速度和概率,因而显得格外重要。从我们多年的实践来看,金融机构要更好地拥抱双碳目标,需要走过“理解、对标和融合”这三个必要的阶段。所谓理解,就是要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双碳目标的本质,以及金融机构与实现双碳目标之间的重要关系。所谓对标,就是要金融机构将其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金融功能和相关业务开展落实到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行业、产业、企业上来,助力双碳相关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所谓融合,就是要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将双碳目标的路径内化为内部战略、规划、流程、制度、工具、产品,真正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融为一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数据的获取、质量和成本问题。众所周知,金融是一个紧密围绕数字的行业。没有数字,金融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当双碳目标重新定义了金融机构的义和利后,应当看到需要遵循金融行业自身的规律,将“义”的评价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性的指标和结果,以便于金融机构采信、评估、决策使用。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但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将相关环境和气候外部性内化为数据、数字的工具和手段仍然十分缺乏。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我国企业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待提高以外,也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国内的专业第三方机构充分关注,以及相关的数据获取成本问题。而盟浪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盟浪利用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手段,获取企业公开信息,再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定量化输出对企业环境和气候相关的数据,并开发供金融机构使用的标准化工具,极大地降低金融机构数据收集成本、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效率,将双碳目标对金融机构“义”的要求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性的评价结果,为金融监管部门优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激励约束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行为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评价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贡献提供依据,最终转化为金融机构推动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