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见习记者 刘玉涵
“无WiFi,不许长时间办公”, 一家咖啡馆门口贴出了这样的字条,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咖啡馆该不该允许长时间办公?昨日(9月1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走访了杭城街头几家咖啡馆,老板和顾客对此各有各的看法(此前报道详情看这里)。报道发出后,再次引发热议,网友们在评论区里吵翻了,有人支持咖啡小店,有人反对小店规矩,还有人提出了自己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你怎么看呢?
1】咖啡馆不是办公室,就该是安静的地方
不少读者非常赞成咖啡小店的做法,不喜欢太商务、吵闹的氛围,认为咖啡馆就该是较为私人的、安静的地方。
读者@小兵一个说:老板没错,咖啡店不是办公室,没义务提供相应的办公条件。
天津的@大薇薇很羡慕:挺好,禁止无消费占座,不许低消费长时间办公,谢绝小孩进入,禁止外带食品、店员主动提醒不要吵闹喧哗,这样的店一般都是特别像样的好店,非常值得一去天津要有这样的店,真是福音了。
读者@莪是CHERRRRRRRRRRRRRRRR姐、说:我觉得挺好,向星巴克和菜市场一样特别的吵,我特别喜欢河坊街上的Costa大家说话轻声细语特别的舒服。我觉得咖啡厅安安静静,大家做各自的事情。看看书。看看电视剧都不错。店是老板开的订规矩没毛病,顾客接受不了可以不去。
读者@蘇饼饼也说:在德国生活多年。欧洲大部分的咖啡店既没有Wi-Fi也没有插座和办公条件。主要是用作大家喝杯咖啡聊天小憩的地方。
读者@小妖说:不太喜欢星巴克,太闹腾了,去咖啡馆不就是应该安静的,自己细品,独自思考或者看着自己的书。让自己安静下来。
也有读者认为小咖啡店的咖啡情怀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方。
读者@施天锡说:咖啡店提供独特风格的豆子,给真正的爱好咖啡爱好者带来愉悦享受。这一点毫无问题。
读者@ET说:独立咖啡馆不容易,杭州的小咖啡馆很难赚钱,不容易生存,大多老板都是带着情怀来开店。
2】咖啡馆本身就是社交场所,不该太清高
另外也有读者非常反对咖啡小店不让工作的做法,认为咖啡店本身具有社交功能,追求纯粹的咖啡享受太“清高”。
读者@耐斯兔说:把翻桌写得这么清新脱俗,这么要安静你开在这里干嘛?
认为小店的做法无非是为了翻桌率。
读者@半月说:真正喜欢你家咖啡的,不会因为不能坐在店里就不来消费,不喜欢的,你有WiFi也没人,老板喜欢清高就请独自美丽,不要膈应人。
读者@圆蛤说:老板可以撤掉椅子…专做咖啡…做好让客人带走,那也没人和你吵了。
读者@红儿说:如果餐厅只是为了吃饭,咖啡厅只是单纯喝咖啡,那么,相亲,恋爱,老友碰面,非正式的商务洽谈,都将无处可去。而这些场所承载的社交功能一旦消失,那店家也必将走向衰败。
3】开店自由,选择自由
还有一些读者持较为中立的态度,认为老板的做法无可厚非,同时消费者本身也有选择的权力。
读者@施施说:店是人家开的,想怎么开怎么开,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就行,有啥好质疑的?
读者@于子说:大家好像忽略了一个事实:店是人家的。开在哪里、怎么经营、吸引什么人来、是不是不欢迎网红摆拍等等,是主理人说了算。
读者@小铭说:这东西双向选择,老板自然可以立规矩,不喜欢你就别去。
读者@阿瓜说:国情不同,欧美那边习惯在咖啡馆办公,一个是咖啡馆密集,另一个是人少。国内星巴克那种人来人往的氛围对办公不算友好。开店自由,买卖自由,老板想吸引纯粹的咖啡爱好者,这么规定也没错。
读者@小波说:客户定位本就不同,独立咖啡馆品咖啡,星巴克办公,找适合自己的地方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偏好,读者@Reason 就分享了自己的咖啡选择:从来就不用外面的wifi(考虑网络安全)。咖啡馆能吸引我的是咖啡制作的稳定性,座椅的舒适性,安静,所以瑞幸我不喜欢,星爸爸是90%的选择,其他咖啡馆偶尔尝试,个别会加入list。
读者@乾初 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点杯咖啡图书馆自习室可解决这个问题,或者速溶自冲自习室,再不行图书馆外自动贩卖机买罐装,不就咖啡和办公环境兼得嘛,简单。
正如读者@Ethan 所说:不同的定位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社会本就是多元的,没什么毛病,有人喜欢咖啡,有人喜欢红茶,有人喜欢绿茶,有人喜欢喝白开水,你能说谁错了吗?
……
杭城街头的咖啡馆日渐增多,既有品牌连锁店,也有个性小店,各有各的特色和风格,顾客当然也各有选择。与其争论孰是孰非,不如来推荐一下自己喜欢的咖啡小店吧,跟帖告诉小时新闻,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同好之人呢!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