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正文
  • 对南京发展临空产业的几点建议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1-07-06 09:20:21
  •   文/严丹晨  苏州大学商学院

      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动航空经济发展。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航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加快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临空产业集聚区。”

      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发布《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截止目前,先后有郑州、大兴、青岛、重庆、广州、上海虹桥、成都、长沙、贵阳、杭州、宁波、西安、首都机场、南京等14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

      此后,临空经济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临空经济产业体系

      临空经济产业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航空核心产业,指直接利用机场资源开展生产活动的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以及为航空运输和航空制造直接提供相关保障服务的产业,如航油航材、航空食品、航空维修、航空培训等。

      第二类是航空关联产业,指对航空运输服务具有较高依赖度的产业,主要包括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时效性的高科技制造业、现代农业、高端服装业等临空高科技产业,以及知识、信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总部经济、现代会展等临空现代服务业。

      第三类是航空引致产业,指依托机场及上述两类产业带来的客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资源,为满足人员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所衍生的各类辅助、配套和支持性产业,主要包括满足旅客和从业人员的居住、餐饮、购物、娱乐、教育等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各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研发、培训、咨询、金融、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

    预测篇.jpg

      临空经济发展类型

      按照临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来源,临空经济发展类型可分为三类:综合型临空经济、航空货运枢纽型临空经济和航空制造型临空经济等。

      综合型临空经济依托国际性综合枢纽,在机场周边形成了功能完备的多产业综合体,产业集中在航空运输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物流、国际商务、总部经济、会展、金融、餐饮和康体休闲娱乐等,代表有史基浦机场、法兰克福机场、戴高乐机场、达拉斯-沃斯堡机场、樟宜机场、仁川机场等。

      航空货运枢纽型临空经济代表有美国孟菲斯临空经济和路易斯维尔临空经济,它们分别是FedEx全球转运中心和UPS美国本土的首要核心枢纽机场,依托机场物流快递业务集聚了大批临空高科技制造产业,并衍生出众多新兴产业。

      航空制造型临空经济代表有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临空经济,分别是波音公司重要的制造装配基地、空客公司的总部和庞巴迪航空制造的总承包商,以飞机装配基地为龙头,构建了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了临空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

      临空经济发展必要的机场条件

      纵观国际上不同类型临空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机场枢纽,都具备以下共同点:

      一是强大的机场服务能力和高效的服务效率。庞大的机场航空运输网络触及世界各地,飞往全球各主要城市的客运航线和四通八达的货运航线网络,能快速便捷地实现人员和物品的位移,保证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高易达性,成为临空产业在机场周边地区集聚的基本动力。

      二是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无论是流量经济还是制造性经济,发达的综合交通都是临空经济区不可或缺的元素。枢纽机场需要便捷的地面交通运输保障其高效的客货集散能力,同时能与临空经济区保持紧密联系,航空制造业需要便捷的海陆交通运输其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我国航空货运及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将迎来更高品质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鄂州机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有市场前景地方的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我国航空物流企业发展航空货运,积极支持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开展全货机的货物运输,鼓励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支持拥有全货机机队的专业化航空物流企业入驻机场,为机场、航空公司打造高效、专业的全货机运营平台。

      乐观预见,未来国家将持续发力航空货运做大市场规模,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航空货运(物流)企业,建设一批航空货运功能完备的运输机场。

      机场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按照《民用机场收费改革实施方案》,机场业务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两大类。其中,航空性业务收费项目包括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和安检费,非航空性业务收费项目主要包括地面服务、场地设备设施出租等。此外,商业、广告、停车场、贵宾服务、地面运输、航空配餐、航空物流、航空油料等传统非航空性业务,都主要布局于机场核心区范围内。

      随着机场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临空经济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机场所在地政府的重视,纷纷围绕机场布局临空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由于机场是临空经济发展的依托核心,必然参与到临空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在空间、产业发展方面逐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因此,以机场临空产业为代表的新兴非航空性业务成为现代大型机场拓展业务规模,提升经济收益的重要业务组成。

      对南京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个人建议。

      2021年寒假,我在南京机场规划发展部、货运保障部和投资公司实习调研,了解了南京机场目前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下面就以南京机场为例,谈谈个人对南京机场发展临空产业的一些建议:

      壮大基地航空公司,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培育新兴战略核心基地航空公司。协同推进设立大型航空公司江苏分公司,配合推进成立江苏本土航空公司,在航线开发、资源配置、运行保障、优惠政策、争取政府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新基地航空公司快速成长,完善机场航线网络。支持已有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强。引导现有基地航空公司战略协同,加大南京机场运力投放,加快宽体机运营步伐。

      加快建设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三期工程前期工作,衔接高铁、地铁、高快速路网规划建设,尽早实现开工建设,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机场集散能力。

      抢抓机遇,积极引入大型航空货运(物流)企业,在国家推动航空货运发展的新形势下,重点关注四类企业,为以航空货运驱动的南京临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设立和发展兼备货源、物流体系和货运航空公司三要素或有向该方向发展可能性的企业。此前,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均表示过成立货运航空公司的战略意图,但目前均未落地。应积极关注该类企业发展动态和战略动向,把握其潜在的战略调整实施机遇,争取在南京机场设立货运航空公司总部。

      着眼自身业务,开拓临空产业新领域,结合临空经济产业体系和机场自身业务范围,加快推进机场临空业务发展和项目建设进展:

      一是积极争取南航维修基地分公司设立和飞机客改货项目落地。填补机场航空维修业务空白的同时,解决机场机务业务发展资质瓶颈,提升机场非航空性业务收入水平。

      二是推动机场货运和大通关基地(保税物流中心、机场跨境电商产业园)融合发展,互为支撑,同时增加对潜在新入驻航空货运(物流)企业的吸引力。

      三是配合争取设立南京适航审定中心,打造功能平台,提升对航空制造业吸引力。

      四是加快推进空港能源公司加油站项目建设,服务临空区域用户需求,拓展机场收益来源。

      五是加快建设航空食品第二基地项目,节约机场核心区用地,拓展外围空间,提高航空配餐保障能力。

      六是探索以机场培训中心为基础成立航空教育基地,适时开展地面交通(汽运公司)基地、航空教育基地(机场培训中心)搬迁至临空经济区可行性研究,为机场核心区创造更高价值提供空间。

      七是规划机场酒店(宾馆)事业,在临空经济区内建设高中低不同档次酒店(宾馆)群,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八是在临空经济区新建机场职工公寓、活动中心及配套餐饮、购物、休闲等设施,缓解场内用地矛盾,促进机场人对临空区的情感认同。

      九是联合专业公司谋划开发航空旅游主题公园,提升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吸引力,扩大机场收入来源。

      十是结合三期工程建设,认真谋划T3航站楼前综合体,建设集交通枢纽、停车场、酒店、美食、商业、免税购物、旅游展销、航空科技馆等业态为一体的楼前产业综合体。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朱先春:企业创造高绩效的核心要素是人本动力
  • 刘青萍:引领世界500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陈俊长:以核心技术提升易司拓的行业领导力
  • 李 雄:资本运作者要保持行业领先的专业意识
  • 谢 琨:钱塘天誉“士族大宅”的创建者
  • 外贸风险管控要突出全过程信息识别与整合
  • 出口型企业要有效平衡电子商务的双重影响
  •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怎样避免成为“背锅侠”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