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正文
  •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1-06-15 13:50:35
  •   文/吴文娟  韩真良  钟沂  莫才义  任燕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期,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加快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安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要命题。

      作为掌握了新技术、新思想的青年群体,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新中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从而以史为镜,进一步检视和校准人生坐标,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在此背影下,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四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实施路径,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高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

      “四史”教育基本情况

    风水罗盘广告.jpg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情况,我们对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黔南职院)学生“四史”学习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黔南职院六系(会计系、建筑工程与设计系、管理系、大数据与电子商务系、现代山地农业系、汽车工程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对全院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答题人数1911人)。

      调查结果显示,黔南职院在“四史”育人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与预期目的仍然存在差距,具体表现为:

      情况一: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对“四史”的了解程度、认为学习“四史”在自己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四史”精神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身边同学能够主动学习“四史”的比重相对较低(低于60%)。

      情况二: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史”主题活动、了解“四史”具体指代内容、认为新时代青年学习“四史”非常有必要(高于80%)。同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四史”可以提高自身思想修养(高于90%)。

      情况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党史、新中国史基本知识不够熟悉(如:对党的一大召开时间的了解低于73%),对黔南红色文化基本常识不够了解(如:对邓恩铭是贵州荔波人的了解低于65%),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深入(如:对“四个自信”的了解低于63%)。

      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试图结合黔南职院学生实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交流等方式,探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四史”育人实践路径,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史”教育现状与挑战

      据统计,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2022年预计将超过1000万人。因此,狠抓高校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对确保“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我们对黔南职院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目前“四史”学习中理论教育不够扎实的学生占34.79%,认为实践教育缺乏力度的学生占59.18%,认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未能充分结合的学生占54%,认为对“四史”学习教育缺乏重视的学生占47.2%,认为存在其他问题的学生占30.77%。

      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一、学习教育氛围不浓,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局限于理论传授与灌输,学习形式主要以思政课程、思政课前五分钟或日常自学为主,集中学习和讨论相对较少,特别是对某些关键的专题学习讨论不深、不透。同时,学校对“四史”学习有要求,但是对学习质量和效果没有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系统性不强,学习效果欠佳。

      二、实践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实践教育的载体。客观方面,“四史”学习教育未能充分利用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先进示范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没有真正结合实际开发适合学生的“四史”教育资源。主观方面,学校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习惯性地侧重于理论教育,开展实践教育力度不够,未能引领广大学生投入充分的实践活动。

      三、理论指导实践缺乏深度,学习践行力度不足。学习“四史”后未能认真思考,导致“学习”和“运用”之间欠缺纽带与衔接。同时,“四史”学习未能充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知当下、展望未来的思维习惯尚未养成,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对学习“四史”的目的与意义缺乏认识。大部分学生未能正确认识学习“四史”的目的和意义,未能通过学习“四史”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根本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态度与立场。

      “四史”教育的路径与措施

      为了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实施路径,全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课题组对黔南职院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梳理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线上线下结合,在理论上把握“四史”意义。

      首先是加强线下学习教育。“四史”学习教育要实现“四史”入脑、入心、见行,在学懂、悟透的基础上,自觉增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阅读四史书籍报刊、思政课堂、思政课前五分钟、专题宣讲、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其次是丰富线上学习教育。利用“网络答题、专题APP、微信公众号、电视专栏节目、学习通、校园网站、网络论坛、抖音短视频”等现代多媒体,充分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学习资源的配送及学习成果的展示,引导学生将“爱国、强国、报国”意识自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努力让“四史”学习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二、融入实践,在实践中汲取“四史”力量。

      首先要做到“四史”学习内化于心。“高水平、高技能”的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践技能水平,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实践中学习“四史”,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工匠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遵从职业操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要做到“四史”学习外化于行。学习“四史”就要将“四史”精神融入具体实践、指导实践。通过“主题团日、主题党日、主题班会、抗疫实践、第二课堂活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形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巩固“四史”学习收获,检验“四史”学习效果,发挥青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三、知行合一,在思考中领悟“四史”真谛。

      学习“四史”,要做到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借助“校园文化长廊、典型案例研讨、红色文化熏陶、经典影视欣赏、校园广播站以及公告栏”等载体,把“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联系起来,认真思考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综合研判、归纳分析,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四、创新争先,在过程中激发“四史”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特点,组织策划“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教育竞答、红歌比赛、经典诵读、演讲比赛、寻找最美主播”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四史”的热情,提高学生在“四史”学习中的参与度,引导学生将“四史”学深、学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活动,掀起学生参与“四史”学习的热潮。

      五、不忘初心,在实践中续写“四史”红色篇章。结合学院所在地黔南州的红色文化资源,聚焦黔南红色文化元素。如:荔波邓恩铭烈士故居、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坤地红七军宿营地旧址、瓮安“猴场会议”旧址、“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毛泽东行居、冷少农和舒葆初烈士故居、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惠水红军烈士墓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革命前辈的大无畏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四史”育人实践路径初步进行了探索,受研究时间及水平所限,调研成果可能存在部分瑕疵,欢迎读者们指正。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朱先春:企业创造高绩效的核心要素是人本动力
  • 刘青萍:引领世界500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陈俊长:以核心技术提升易司拓的行业领导力
  • 李 雄:资本运作者要保持行业领先的专业意识
  • 谢 琨:钱塘天誉“士族大宅”的创建者
  • 外贸风险管控要突出全过程信息识别与整合
  • 出口型企业要有效平衡电子商务的双重影响
  •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怎样避免成为“背锅侠”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