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沐纯 周方祺 邓晶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
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既关涉全面从严治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关涉时代新人培养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育人,党建是魂。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全面梳理近三十年我国高校党建的发展历程、工作创新与转型,总结经验与归纳启示,对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各阶段高校党建工作重点
按照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实践发展的时间轴,大致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的十年和近十年。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党建研究主要是围绕对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相关探索。高校党员绝大多数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工作重点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以高校党支部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党支部,更需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建立坚强而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委员会,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开创支部工作新路子,把党支部建设与高校的行政基层组织建设视为整体,把深化高校改革作为党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培养学生党员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争做四有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坚持思想建设不动摇的基础上,高校党建工作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但由于在新形势下党建方式未能完全适应,也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挑战。高校严格把握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标准,把握入党动机,注重培养、发展、提高三个党员发展环节,从发展前、中、后三个阶段建立高素质党员队伍,配强班子、选好书记,探索合理的支部设置。
在此大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为适应改革的深化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做出改进,虽然无法避免不出问题,但经过不断摸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顺利平稳地适应了当时的环境变化。
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世纪和新形势,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体现在深层次的思想教育缺乏,基层工作中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长远规划和目标不明确。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充分提高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检查指导,准确及时地对工作内容、方法及形式进行更新,为党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努力实现“科教兴国”。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重要保证,所以对于学生党支部、大学生党员的研究大幅增多。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首要解决其不稳定性,把握思想建设的关键,不断适应青年学生的多元化、强自主性的思想特点。同时,高校党建工作要找准定位、与时俱进,更要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促进高校党组织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其核心、协助、监督作用,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中国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关键点,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党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垂直领导和党政协同,严明纪律、加强监督、强化问责,用新眼光、新思路去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党支部。
在信息时代,为了提高高校党建的管理实效,必须积极寻求网络与学生党支部的契合点,利用“网红”资源,即红色文学、红色精神,改变传统的组织模式,搭建公众平台,以“互联网+”的形式,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开放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提供了机会,所以更要加强思想引导。
近十年来,高校党建的工作创新与转型表现在以下方面: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党支部书记、组织生活及党支部建设创新等。
高校教工党支部在新形势下与其他支部的不同点在于,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由此出现教职工党员发展缓慢、支部书记兼职者多、工作量大的问题,导致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所以教职工党支部要加大力度发展青年教师党员,要始终把搞好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作为党支部工作的落脚点,把立足点放在常规性工作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上。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不断积极探索新方式,发挥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及引导教育作用,以学生班级、公寓为基础、以校园网络为载体,丰富理论学习新形式,体现学生党支部的先进性,推动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高校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建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其素质优劣、积极性高低和投入精力多少,直接关系到党支部建设水平。之前的研究大多把“党支部书记”作为高校党建的工作重点提出,随着人们对这一角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专项研究开始出现。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完善完备考核评价、培训体系、激励机制,促进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带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学生党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其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是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要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其自身也要主动履行政治责任,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
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要跟随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走向,用党的建设创新成果为教育提供新思路。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可以增强自身的有序性和协调性,做到吐故纳新,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组织生活是我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统一党员思想、教育和管理党员的主要阵地,提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一直是其工作重点。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培育,从文化的角度推动政治目标实现,用创新理念融入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和贴近性。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通过网络简化繁琐的日常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借助网络广泛接受党内外人士建议,加强思想交流,增强党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促进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由最初传统的单方面引领、教育、灌输的方式,到党支部内外沟通,多途径、多思路加强党支部建设,再到现阶段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创新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党建工作,使工作方式更加多样、更有活力,使得高校党建日趋成熟,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支撑。在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更多专业性的模型和理论被用于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建议及措施更加规范与严谨,促进了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
通过研究“华南理工大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行政管理项目:加强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编号:N8161550)基金项目,我们发现:在未来高校党建研究中,要跟随国家大政方针,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质性或量化的方法,对高校如何从严治党及如何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研究开展深入调研。同时加强作者之间及机构之间的合作,让专业院校与非专业院校、专业研究学者与其他学科研究学者进行交流学习,多学科融合,共同促进高校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