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正文
  • 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1-06-15 13:40:12
  •   文/赵明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教工党支部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罗经广告.jpg

      有利于推动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渠道,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既需要发挥党在高校的领导核心作用,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又必须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引领。

      通过对2020年度辽宁省党建一般课题“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实践研究”(2020GXDJ—YB066)的基金项目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面向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确立“课程思政”建设在办学中的重要地位,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有利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

      高校教师党员既是教师又是党员,他们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承担着教学科研的重要工作,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推动者。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激发调动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更好落实“三全育人”,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教工党支部在推进

      “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思政”认识高度不到位

      “课程思政”要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一些教工党支部,对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是作为两项工作来落实的,对二者的内在契合性理解不够深,二者的双融双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还有一些教工党支部,在落实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时,对教师党员管理相对宽松,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贯彻不到位,落实不够细致,导致个别党员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理论相对薄弱,主动性缺乏。

      推进“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推进“课程思政”在高校基层党支部,特别是在教工党支部中的建设,是贯彻“三全育人”工作的措施之一。要在高校教工党支部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架构体系。当前,在基层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中,相关制度体系没完全建立起来,对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长此以往,可能出现重科研职称,轻思政教育的局面。

      将专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效果不佳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能墨守成规。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重视度不足,认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是辅导员和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工作,专业课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把专业课教好。此外,由于一些专业课程的限制,导致“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育中开展效果低于预期。

      “课程思政”推动基层党建的成果转化不明显

      基层党建与“课程思政”是相辅相成、协同配合的,但由于各基层党支部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践有差别,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在不同支部呈现的效果不同,一些反响较好的实践探索没能及时推广,这也导致“课程思政”对基层党建促进作用发挥不明显。

      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进一步夯实教师思政育人意识

      教育工作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要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高校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必须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宣传作用。教工党支部要引导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对党忠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

      构建基层党建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在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根据时代特色改革创新,树立协同创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整合高校党建资源,不仅要鼓励党性修养好的思政课教师多上党课,也要支持理论素养高的党务工作者适时出现在思政课堂,形成开放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党建和思政工作体系。

      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三个层次”力量,构建“大党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在基层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学管党员教师、专业课党员教师的力量。以教工党支部为主导,突出组织引导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基层党支部推广“课程思政”的教育制度、学习制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来规范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实践。要将“课程思政”理论、立场、方法等融入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定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和内涵。学管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对学生了解的优势,推进基层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及时收集和反馈学生对相关举措意见和建议,推进基层教工党支部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融合。

      实施“四步”工作方法,推进教工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

      在教工党支部开展“集中学、试点推、总结思、成果固”四步工作方法,深入持续推广“课程思政”建设。集中学,就是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本质;试点推,就是对取得一定创新成果和工作亮点的教工支部,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积极有效探索经验;总结思,就是通过学习、调研、专题研讨等方式,定期梳理总结教工党支部的经验和做法,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成果固,就是通过制定制度、发表论文、推广典型案例等方式,对具有一定建设意义的“课程思政”模式进行成果巩固。通过这四个步骤,进一步推动教工党支部的“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的教工党支部是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政治力量。教工党支部要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切实创新教育工作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效果,争取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着力构建高校教工党支部创新机制,率先实现党员教师在课堂中的价值引领,进而通过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向全体教师辐射,为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不懈努力。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朱先春:企业创造高绩效的核心要素是人本动力
  • 刘青萍:引领世界500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陈俊长:以核心技术提升易司拓的行业领导力
  • 李 雄:资本运作者要保持行业领先的专业意识
  • 谢 琨:钱塘天誉“士族大宅”的创建者
  • 外贸风险管控要突出全过程信息识别与整合
  • 出口型企业要有效平衡电子商务的双重影响
  •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怎样避免成为“背锅侠”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