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正文
  • 借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课“打开方式”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1-06-15 13:38:09
  •   文/潘国臣   吉林警察学院教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欠缺,面对纷繁的世界很难做出客观和正确的选择,如此一来不但容易丧失自我,还会造成价值选择偏差,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高校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爱国主义思想、进取精神、道德规范均能影响大学生,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在思政教育课中,应实施有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观,让大学生真正实现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九天表广告.jpg

      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过程,因此,要将多领域的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价值和作用。高校思政课内容涵盖了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能够从哲学、历史、法律、道德多方面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为国为民的精神和理念。

      高校学生通过对思政课程的学习,也更能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通过思政课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传统文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性。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

      思政课在高校通常以大课形式开展,学生数量多且来自于不同专业,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认知与思想特征也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教师无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使得教师的授课成效不明显。

      为了满足学生成长发展与实际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还能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成效,更能提振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将学生思想情感与认知内容有效衔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感而发、有所触动,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情感认同,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引入新模式、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有所缺位,一小部分人易受到享乐主义观念的影响,盲目追求物欲私利,他们对中华民族所推崇的见义勇为、谦虚礼让、重义轻利等观念看轻,盲目认同西方价值观,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大学生应该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扎实贯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发展壮大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大学生的猎奇心理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过度重视西方文化而忽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与接受程度均有所减弱。

      近年来,实用主义盛行,使得社会更偏重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注。大部分高校也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设置办学理念、课程安排、培养计划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过度关注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文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也更为关注自身实践能力,忽视了文化素养的提升。

      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他们狭隘地认为传统文化过于古老、落后,对自身发展并无实际意义,他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网络信息中,快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师资队伍

      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师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较少。一部分教师缺乏课堂把控力,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部分教师还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未能有效衔接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引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不能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实质,无法合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阶级立场,容易将传统文化当中等级压迫以及束缚性因素融入到教学当中,机械式的融入无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的促进作用,容易对大学生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策略

      打造具备综合素养的师资队伍

      教师要想在思政课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得心应手的运用,必须先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积累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自觉养成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教师应通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在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带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学校也应在思政理论课程标准中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要求,指导教师在思政教学课程当中合理运用传统文化,设立相关指标,将教师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纳入教学考评体系。与此同时,高校也应提供相应支持,如举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与教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此外,还应定期安排教师进修,使教师具备形式多样、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应重视氛围育人功能,适当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校园建设当中,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结合学生的身心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内在契合。第三,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充分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的开放性特点进行课程设置,让学生形成小组模式,通过教师设定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社会调研、答辩等不同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与探究中深入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世界观与专业特点,适当添加鲜活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高校应积极挖掘本土文化,开发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支持实践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名胜古迹等集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场所,将思政课堂搬到实地进行实践教学,以便让学生通过对实地场馆的观摩展开思考与探究。

      高校还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如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让学生深刻理解爱老、敬老、尊老的实际意义;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庆祝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深刻感悟,从而升华教学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而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提供着重要支撑,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能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内涵。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推动高校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从而激发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推动中国高校教育模式创新。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朱先春:企业创造高绩效的核心要素是人本动力
  • 刘青萍:引领世界500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陈俊长:以核心技术提升易司拓的行业领导力
  • 李 雄:资本运作者要保持行业领先的专业意识
  • 谢 琨:钱塘天誉“士族大宅”的创建者
  • 外贸风险管控要突出全过程信息识别与整合
  • 出口型企业要有效平衡电子商务的双重影响
  •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怎样避免成为“背锅侠”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