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永祥 中能智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BOT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全球通用的项目投融资方式,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如今,BOT投融资模式在国内的运用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诸多问题。深入分析和把握BOT项目投融资的主要风险,增强BOT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能力,发挥其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务之急。
我国BOT投融资风险
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BOT投融资项目会耗费巨大资金,所以BOT项目投融资的风险管理就变成了多方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主要风险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信用方面的风险。BOT投融资属于有限追索融资,债权人只可以从项目原本提供的现金流入或者是项目资产当中获得相应的偿付。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通常是依赖于各种信用保证结构提供支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构成信用保证结构的所有项目参与人员有没有能力去落实自己的职责,是否愿意且可以根据法律条文的内容在必要时承担起自己应负的对项目融资的信用保证责任,这些因素构成了项目融资将要面对的诸多潜在信用风险。具备项目信用保证的主要参与方的实际资信状况、技术水平、资产数额,原先的表现方式或者是管理能力等等都是对项目信用风险进行精准评价的关键性指标。
二是完工方面的风险。完工风险主要指项目施工工作不能顺利完工、延长时间完工、费用超出额度或者是完工以后却不能满足预期运行要求的风险。其通常会出现在BOT项目的正式施工阶段以及刚刚开始运营的阶段,是BOT融资当中存在的重要风险之一。一般情况下,完工风险有很大概率会导致相关企业的施工成本不断提高,利息支出的总量逐渐增长,项目现金流量无法按照原先的计划获得,贷款偿还时间大幅度延长或者是不能偿还等等十分严重的损失。BOT项目有着规模庞大、施工时间漫长、风险较大等特点。从当前实践情况来看,由于设计工作存在较大失误,资金的周转出现问题,承建商本身的开发能力较低,项目成本严重失控,有关部门的干预甚至是地震、台风等等不可抗力因素而致使整个项目无法根据要求按时完工的现象经常出现。
三是金融方面的风险。首先是外汇汇率变化存在的风险,在对BOT项目进行建设时,投入的货币通常属于硬通货或者是只有较少一部分才是本地货币,而营运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则往往是本地货币,所有参与方都尤为注重外汇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其次是利率上的风险,项目在运营流程中,由于利率的不断变化导致整个项目出现投资总量日益增加或者是投资收益出现严重损失的风险。若是投资方一味地借助浮动利率进行融资,那么只要利率出现上升的情况,项目本身的生产运营成本就必定会不断攀升;若是借助固定利率进行融资,那么只要市场利率逐渐下滑就会导致机会成本上升。最后是通货膨胀方面的风险。当东道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会导致项目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猛烈增长,进而对这部分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不良影响,或者是为了最终销售数额不断缩减产品销售价格,实际上减少了相应收入。
我国BOT投融资风险分担的优化和规避方式
风险有着较高的客观性,因此任何风险控制方式都无法彻底消除所有风险。所以,要求相关人员尽量应用各种各样有效控制措施把风险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或者是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并且一定要考虑如何在项目内部所有参与方之间合理分配风险。
一、优化BOT项目风险分担方案。在这一环节中,所有参与人员需要遵守的谈判原则为:在开展项目活动的时候,谁可以真正控制住此种风险,同时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就需要把此种风险划分到谁手中;承担风险的那一方也必定会获得应当拥有的回报。这也表明了,建筑承包商确实是最为适合将完工风险承担起来的人选;而运营商则能够肩负起生产运营风险的承担;有关部门则可以承担起包含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甚至是通货膨胀风险的责任。按照一些国家早已开展的BOT项目来看,所有国家确实并没有对风险处理的措施或者是分担问题制定出一个固定的方式,其最终结果往往会受到当时的外部因素、政治条件以及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项目参与人员所具有的谈判能力甚至是当事人对风险承担有着怎样的认知等等,都会对实际风险处理情况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事实上,有关部门的较多选择都是尽量把各种风险划分给民营企业,而企业股东则想要把自己将要承担的风险划分给建筑承包商或者是运营商,建筑承包商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去把风险划分给其余的分包商,银行则主要是想让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不断降低。但不管怎样,以上原则都是BOT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在对风险分担问题进行处理时需要做出的考虑。
二、BOT投融资风险管理的规避措施。BOT项目当中确实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真正了解或者是研究这部分风险,同时应用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规避与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或者是在出现风险后通过具备针对性的方案予以解决,是让BOT项目能够正常开展的一个合理途径。
如果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分担体系,一方面会导致外国资本彻底丧失对整个项目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还有很大概率会对有关部门的利益造成影响,进而让BOT项目的实际成功率不断降低。
BOT项目风险管理策略主要包含有:其一,风险回避,尽量降低或者是消除某部分风险出现的几率;其二,风险抑制,应用各种各样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或者是经济收益损失的情况,制定出减少某部分风险发生概率的相关方案;其三,风险转嫁,借助风险定价或者是投保来把某部分无法避免的风险损失顺利地划分给第三方;其四,风险集合与自留,把某部分不能规避或者是转移的风险划分给整个BOT项目参与方当中有着较高能力,且对项目造成最低损失的一方承担,利用所有的项目文件和有关的信用担保协议,来让项目风险可以在各个参与方之间获得科学的分配。
BOT项目风险管理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为:在各个项目参与人员当中,谁有着较强的能力可以控制住风险,那么此风险就应当让那一方来承担,若是两者都并不具备任何能力控制风险,就需要让两者来一起承担,承担的方式和比例可以通过双方之间谈判解决。在融资以前要对项目风险作出精准的预测和规划,融资以后也要时刻注意整体形势的不断变化,从而确保在第一时间合理优化风险管理。
总而言之,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断引进外资或者是支持民间资本真正进入到各个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环节是一项十分关键的举措,对于扩大实际融资范围,降低有关部门所承受的财政负担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BOT项目投融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在对BOT项目进行引入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的态度:一是将BOT当作自己的灵丹妙药,抱有此种态度的项目方必定会形成激进主义,进而对最终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其二是觉得BOT项目的开展有着重重阻碍,无法勇敢地引进,抱有此种态度会让项目中的一方彻底失去发展机会。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