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涛 常州大学
为满足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与时俱进的需求,高校应对人才培养标准建立新的认识和理念,从责任视域、宏观视野出发,探索和解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诸多现实问题。
在一些企业和高校联合进行创业、创新人才的积极探索中,已经积累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和措施进行创新与优化等等。这些企业和高校联手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相关案例说明,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既是解决目前社会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手段,更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教育应当深度对接到现实背景中,把校企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落到实处。
同时,高校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创业人才培养活动。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需要具备当下社会要求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从企业发展维度来说,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培育创业型人才,在集成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建立新的构想。企业创业人才的培养,也应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对接,使双方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产生价值共识,并基于战略合作框架全方位实施创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确立联合培养
创业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
一、以助力社会创新发展为目标。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需以助力社会创新发展为目标。相关管理主体应具备大局观与责任意识,并制定战略合作目标与战略规划。无论是高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生,还是企业培养的创业人才,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技术同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业动机对社会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大格局的人才,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二、多层次开展人才培养计划。无论是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还是在校学习的大学生,他们在思想意识、利益诉求、自我价值实现目标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企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员的诸多个性化需求,通过多元化开展人才培养计划,最大程度满足个体需求与诉求,使他们自主、深入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最终成长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三、育人行为逐渐趋向实践化。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要在功能集聚和发挥的进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弹性。既要注重夯实教育对象的理论基础,还要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从最初专注于理论教育逐渐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化,真正形成具备耦合功能的育人体系。无论是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都应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得新思路与新模式,确保所培育的人才真正符合现实需求,充分展现创新的力量,助力企业、教育、社会经济的创新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明确现实就业环境
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大学创新创业的热情。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人才引进与特定人才的培育,也会受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影响。针对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研究,必须明确了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动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的提出,使大学生创业动机更加理性和务实,并逐渐形成明确的自我价值实现目标。只有大学生自身具备积极的创业与就业动机,才能保证企业招聘到优质人才,并为后续的创业人才培育奠定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开放多元的营商环境,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各个领域在寻求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都获得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基于开放多元的营商环境,也有了更多展现才华与能力的平台与机会。大学生具有更多动力进行自我完善与提升,并逐渐建立强烈的创业动机与就业愿望。大学生进入企业身份会发生转变,由学习者变成社会成员。在此环境下,企业员工的思想会受到外界环境与竞争压力的影响,若想真正开创良好的就业前景,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三、企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动机。高校大学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企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战略设想,也会激发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动机。高校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了解,使他们将学习与未来创业、就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利于大学生精准定位学习目标,还能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促使他们未来进入企业工作时能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
联合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
企业和高校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其本身的竞争能力、核心价值、资源整合与配置等方面的实力,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应从以下关键点展开:
一是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企业需要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才能保持强有力的集成创新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时代人才,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不应局限在专业教育、学历教育层面,要根据经济新常态,对人才培养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也要充分考虑企业员工与大学生个体要素,以及他们的创新创业动机,做到人才培训与管理的人本化,积极推动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二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对接,需依托适合双方协同开展工作的平台。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的合作,将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企业人才培育目标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错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开展的平台可保证企业与高校及时了解双方的诉求与需求,只有双方在此基础上保持信任、具备明确的价值共识,才能保证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质量与效果。
三是建立目标一致的培养体系。目标的一致性是合作的前提,在具体开展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工作的过程中,双方必须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协力共进。倘若企业人才培养目标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产生严重冲突,将无法做到有机融合,更不利于双方展开深度合作。因此,企业与高校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诉求、管理模式等需求,科学制定战略合作目标,确保双方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共同开展优质人才培养计划。
创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平台与机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企业集成创新,还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必须对高科技的应用价值建立正确认识。同时,基于科学务实的创业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搭建专业而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针对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双方应引进最新的大数据,并基于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等优势,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大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以及成功的概率。企业与高校应通过科学的大数据分析,明确市场人才结构和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精准定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双方可紧密围绕人才供需、联合育人反馈、课程设置与安排、课时设定与调整等几个关键模块,具体建设和运作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根据模块设置的合作内容,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高校应以企业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创新与优化,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创业实践的机会与平台。企业要利用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化平台,追踪、分析、落实创业人才培养的规定与策略,保障双方目标有效实现,并切实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是扩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规模。实训课程对人员思维意识引导、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应构建具有前瞻性、完整性的实训课程,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规模,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对接,确保培训人员在现代化的实训基地中获得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企业与高校要在基地建设与扩张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与资源,构建适合现代化教育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平台与场地。不仅在实训课程内容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与优化,还要在实践训练上加大力度。企业与高校要建设满足不同学习诉求的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和实验室,使学员根据自身的诉求与能力,选择适合的平台强化创新能力,形成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培育优质的创新型人才,还可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资源紧缺问题。在实训基地培养优质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可从合作的学校当中优先选聘符合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最终开创出多赢的局面。
三是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与就业分配上达成战略合作。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应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长远性、前瞻性。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纳入到战略规划当中,并制定长期、短期、中期联合育人计划。高校与合作企业应在人才培养与就业分配上达成战略合作,既要制定优质的培训计划,实现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在人才资源整合与配置上建立新的合作框架。一方面,高校应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提供更多展现才能的平台,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在集成创新方面对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动态关注与研究。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模式、后续服务等进行优化与完善。既要在前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还要保障后端人才就业、创业上的合理安排。另一方面,企业与高校要基于岗位设置、发展诉求、人员能力短板与优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发挥高校育人优势。企业可借助高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对自身培训队伍进行扩充,如安排高级培训教师进入企业与员工中进行交流与对话,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创业意识,并在企业工作实践中自主提升创业能力。高校与企业要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学术研究并共享研究结果,确保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具备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模式,扎实推进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战略合作。
四是创建层次分明的创业人才培育逻辑框架。人才培育与管理,具有一定时代性、动态性、复杂性,其最终结果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了企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双方管理人员要创建层次分明的人才培育逻辑框架,基于明确的育人目标和工作模式,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育模式与计划,根据现实信息反馈,不断加强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的认识深度。同时,要在育人理论、人才培育实践、教育与人才管理决策、教育属性、管理属性等方面,分别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落实合作流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等。
只有这样,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有能够提前作出判断与评估,并对人才培育与管理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倘若不能构建清晰、科学、具有指导性的人才培育逻辑框架,将无法直观、及时地发现问题,不利于企业创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企业与高校必须以外界环境为参照,科学设计决策、构建组织架构,基于明确的目标,制定联合育人模式与计划,要严格按照创业人才培育逻辑框架,确保企业与高校的战略合作保持科学性与渗透性,最终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人才,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