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彦宏 百度董事长兼CEO
2020年2月恐怕是北京几十年来最不堵车的一个月。即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王府井这些平时热闹非凡的地方也空空荡荡,各大商场要么停业,要么门可罗雀。
我在家里待烦了,有时候会开车出去转悠。起初是一种莫名的兴奋,我从来没见过北京这样安静、通畅,任何时候要到任何地方都很方便。
可是渐渐地,我的理性思考开始占据上风,这样下去经济怎么办?中小企业怎么办?公司业绩怎么办?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呢?既能不堵车,经济又很繁荣呢?未来很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方案的核心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四个字——人工智能。
我相信,人工智能是堪比工业革命的伟大浪潮,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改变商业、制造,改变经济的运行效率、社会平等以及和谐程度。我们目前看到的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助手等,只是人工智能变革的冰山一角。我们非常确定,一个智能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这么大规模、这么长时间、这么高速度的持续成长,在人类历史上都极其罕见,这非常了不起。其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仅仅在过去10年,我们修了3.5万公里的高铁,排名世界第一,占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我们建设了14.9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此外,地铁的总里程预计会达到6000公里。
这些被称为“铁公基”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网络,成为连通、激活经济的大动脉。它们又与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等,共同构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骨架。这是我国过去10年GDP保持高速增长的基础。
那么下一个10年或20年,中国靠什么驱动?答案肯定是靠技术创新,靠新基建。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的新基建,可以被看作人类进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之前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它将带来经济、社会的全面智能化。
我相信,新基建将为智能经济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新基建将加速智能经济的到来。在2019年的一次论坛上,我表达过一个观点:如果说过去10年,中国经济有一个非常亮眼的标签,我觉得这个标签应该是“互联网经济”,我们的电商、移动支付、移动社交、数字生活服务都是全球领先的;未来10年,如果我们预先给它贴一个标签,我觉得应该是“智能经济”。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经济将在以下三个层面带来重大变革和影响。
其一,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
过去20年,是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20年;未来20年,将是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的20年。
在智能经济时代,智能终端会远远超越手机的范围,包括智能音箱、各种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等,应用与服务的形态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们将会以更自然的方式和机器、工具进行交流。
其二,智能经济也会给基础设施层面带来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将不再处于舞台中央,新型的人工智能芯片、便捷高效的云服务、各种应用开发平台、开放的深度学习框架、通用的人工智能算法等,将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基础设施。
未来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将不是基于个人计算机,也不是基于手机,而是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学习框架对上承接各类智能应用,对下主宰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
其三,智能经济会催生很多新的业态。
交通、医疗、城市安全、教育等各行各业正在快速实现智能化,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正在渗透不同的产业,切切实实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最后,我想谈一谈智能经济中的两个关键角色——政府和企业。
政府是智能经济的顶层设计者,它的关键作用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方向,鼓励发展相关产业等。未来的企业只有两类:要么是人工智能企业,要么是人工智能化的企业。
如何才能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化的企业?
企业必须从思维、能力和文化上完成人工智能化。这意味着企业家必须将眼光从手机屏幕上挪开,转向万物互联的世界;必须从过去主要关注C端,转向兼顾B端和C端;必须重新思考生产力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构建;必须重新思考技术和商业伦理。
百度希望在智能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在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我们希望让即便再小的企业也能像使用水、电、气一样获得数据、算法、算力服务。
百度有一万多名工程师,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别人就不用再做了,不用重复“造轮子”,这是一个很高效的做法。百度大脑、飞桨深度学习框架的开源开放,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不只是百度,像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平台型公司,都将在经济和社会的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