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人戈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果说一流的营商环境代表着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在为增强一地综合竞争力而作出持续的贡献。从各地实践效果来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当我们把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到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来衡量时,就会意识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和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必须围绕一些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来展开。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和梳理出来的一些策略和建议。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各地经济疫后重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载体,一流的营商环境也代表着竞争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在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一流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对生产要素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从而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一个地方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就会成为“引力场”,资金、项目、技术就会接踵而至,生产要素得到集聚,生产力必然得到提升,地区竞争力自然得到增强。我国要想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营商环境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营商环境就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流的营商环境更是改革成效的体现,只有拥有了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来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与资源。因此,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二、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
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指经营主体或市场主体在准入、经营、退出市场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行政效率、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各项成本等要素。所以对于一地的企业来说,要想良性发展,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早已不仅仅是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而是转变为人才、科技等要素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才、科技、法治、政策环境等综合要素。一流的营商环境将增强区域社会资本,激发市场主体的兴盛,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府政策,长期靠营商环境的趋势。一流的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
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后疫情时代经济重振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但随着我国大面积疫情结束,在面对全球疫情大面积传播以及美国等国家的不友好对华政策的复杂国际环境下,在疫情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足够的投资主体和人才进入地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地方疫后重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营商环境的基本内涵
培育市场化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要以市场化为主体,打破制约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开束缚创新发展活力的绳索,以强大的市场活力激发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促使我国经济真正走上依靠创新提质增效的道路。
培育法治化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要将法治化作为衡量尺度,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加快对市场经济的各项不合理规定的废除进度,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完善各项政策规定,以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做到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和生产积极性。
培育国际化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要将国际化作为发展的钥匙,将地方经济发展主动融入到全球经济和世界产业链条中去,依托自身地理和特色优势,不断加强与国际通行贸易规则对接,培育良好环境,不断吸引国内外资金入驻,深入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我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投资贸易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企业投资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疫后恢复发展,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吸引民间投资进入部分垄断行业,如民航、铁路等建设项目,全面放宽第一、二、三产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开放自主、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保障各市场主体在资金、人力、土地、技术及其他公共资源方面的平等使用权利,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保证市场准入的公平公正,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
二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顺应数字化经济时代趋势,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政务系统信息资源,逐步取消各部门的专用系统平台,运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地方企业实现全国信息共享,形成国家和省市三级互通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体系。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推进行政审批环境建设,真正实现“一门受理、一窗联审、一次缴费、一网办结、只跑一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不断解决行政审批服务中的各项障碍,规范审批中介服务行为,对提供政务服务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为企业在推进产品、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便利,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惠及各类企业,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规模,引导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熟的生产力。
三是持续强化法治建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法治为营商环境提供了沃土,加大对法治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立法机制,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多听取企业主体的意见建议,严格执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是强化法治建设的基础。同时应多出台亲企业、亲市场的包容性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商业事务纠纷解决制度,不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管理和落实,将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社会信用等领域的重点监管,并随时对其他领域及行业进行随机抽查,将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平台优势,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杜绝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营造规则、权利、机会平等的良好市场环境。
四是持续建立健全评价信用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借鉴国际经验,各地结合地方特色,建立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细化评价内容。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同时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政府与企业信用交互共享机制,形成包含市场主体、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信息综合网络,逐步形成健全的综合信用评价体系。
五是持续深入拓展国际合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企业走出国门、扩大产业规模、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我国各地应充分发挥各自地理优势,抓住全球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自由化趋势,持续深入拓展与临近国家的国际合作,将地方经济发展置身于世界市场中去考虑,不断深入了解国际通行规则,将地方生产要素的配置与世界配置对接起来,广泛借鉴国外先进营商经验,建立健全地方国际营商规则,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没有止境的,各地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结合地方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时时倾听企业呼声,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打造留得住人、留得住心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经济社会事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局面。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