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之首”您知道吗?玄贶降真香,万籁俱清凉!
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降真香曾为百香之首,其次为沉香、檀香等。可见,降真香为古时皇宫之物不奇。君臣琴棋书画之间熏香雅谈,乃真香所极,修行修道也。
作为中国本土的原生宗教道教,香也是不可或缺的通灵之物。自张道陵以老子道家的“一元论”为始,构建起道教玄学的庞大体系以来。可以说道家的‘道生万物’理念,几乎贯穿了中华千百年来的历史与文明。道教讲究与自然相生相荣的养生理念,寻求天人合一的长生之术。香作为道教用来与自然沟通的媒介,一直被广泛使用。同于古代中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古代道教亦有十大名香,分别为降真香、七色香、返风香、逆风香、反生香、九和香、天宝香、百和香、信灵香、天香。其中降真香随着初唐时期道教的昌盛,而被誉为“百香之首”。
降真香被称诸香之首,经检测含有7种以上香料成分,其中橙花椒醇与芳樟醇为海南料独有,且甲基丁香酚含量及分布较高,此三种香气成分均为食用香料及香水、香精的配制剂,具有独特的花香气。因海南产的降真香木质结构细腻致密,香气不宜散发,而缅甸降真香挥发性油含量较高,故生闻香气逊于缅甸降真香。部分极品降真香含有定香作用的柏木脑成分,故芳香气味多样,独特而又持久,素有“一木五香”之称。
明代杰出医学家张景岳认为,“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用真降香烧焚,大解邪秽,小儿带之,能解诸邪,最验”。清代名医刘奎赞其“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并烧降真香有验”,并以苍术和降真香、艾叶为配伍,自定“苍降反魂香”除秽祛疫。
《本草乘雅半偈》曰:“降真,紫藤香,可降神也。降真,新绛也,推陈出新。降者大赤,易曰‘干为赤,坎为大赤,贯流先天一气者欤。主利率类以从阳,远于绝类以从阴也。烧之真降,诠名降真。盖真者,仙变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辟邪恶气。远于生阳,显诸死阴之属者,敛臼消灭,顾赤心在中,重皮巩固,宛若卫外为固之为阳,藏精起亟之为阴也。’仲景先生祖剂,主利脉革之半产漏下,佐以葱茎前通乎阳隧。君以旋复,诚营血之师帅。旋者周旋,旌旗之指麾,覆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而后新降起亟乎阴,卫外乎阳则行者留,留者行矣。本草失列品类,时珍补入纲目,疗金疮折跌出血不止者,此遵祖剂之行留而推展之。副名降真,良有以也。颐更推展之,不但系小子妇人吉,犹可系丈人之失与。”
《本草经解》记载:“降真香,气温,味辛,无毒。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降香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烧之,能降天真气,所以辟天行时气。
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人发明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记载日期,这就出现了十二月份。60年一甲子循环,人们发现春天都出现在正月,古人认为春乃一年之首,而正月初一是这个月之首,于是把春节定位了正月初一。除夕,是岁末,阴末。春节,是正月初一,阳初。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肝(木)在丑时(23-1)将血液更新。寅时,是日夜交替之时就是气血整装待发的时刻阴转阳时,肺(金)经当令,开始对全身的气血进行大分配。肺为“相傅之官”,能朝百脉。寅(3-5)时全身气血都流注肺经,我们身体的这位“相傅”此刻就担负起“均衡天下”的责任,对全身的气血重新进行分配,此刻肺是最忌打扰的。如果有器官在此刻特别活跃的话,肺就不得不多分配给它一些气血,这样就极易导致气血分布不均,正气不足。 故《本草经解》记载:“降真香,气温,味辛,无毒。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降香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烧之,能降天真气,所以辟天行时气。除夕守岁在寅时烧以降真香为主的避瘟丹,可以扶阳祛阴,祛除瘟疫。
夫以乾道轻清而在上,地以坤道重浊而在下,元气则运行乎中而不息。在上者以阳为用,故冬至后一阳之气自地而升,积一百八十日而至天,阳极而阴生;在下者以阴为用,积一百八十日而至地,阴极而阳生。一升一降,往来无穷。人受冲和之气,以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初无二体,天地之气,一年一周,人身之气,一日一周。自子至巳,阳升之时,故以子时为日中之冬至,在易为复;自午至亥,阴降之时,故以午时为日中之夏至,在易为姤。 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昼夜往来,亦犹天地之升降。人能效天地橐籥之用,冲虚湛寂,一气周流于百骸,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如天气之下降,自可与天地齐其长久。 降香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得地西方之金味。气味俱升,阳也。烧之能降天真气,诠名降真。
王士雄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守险篇中提倡,在水体中投入药物以净化水源,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从根源上预防霍乱的发生。王氏言道:“凡霍乱盛行,多在夏热亢旱酷夏之年,则其证必剧……迨一朝卒发,渐至阖户沿村,风行似疫。”“食井中,每交夏令,宜入白矾、雄精之整块者,解水毒而辟蛇虺也。水缸内,宜浸石菖蒲根、降香。”降香,行气辟秽,清代江浙一带,盛行以降真香置于水缸以达杀菌消毒、净化水体、软化水质,预防瘟疫疾病的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草乘雅•半偈》载降真香“烧之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 不与它香争鲜妍,合乎阴阳,随五行之变化而生其香,显贵于和,方为诸香首。故,子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本草再新》:“降真香,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脾为脏,内为阴。胃为腑,表为阳。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曰:“和药而相得,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
古人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关系,这样就不会生病。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实体现的就是“和”的思想。
七彩和而成美色,七音和而成美声,五味和而成美肴,五行和而孕奇香,天地人和而世界大同。
降真香——香之尊者:降真香乃古代道教祭祀头香,头香乃尊,方可祭天,符云:一炷真香达上苍,邪魔魍魉尽伏藏。谨祝真香,虔诚上启。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在《辍耕录》中写道:“道家者流,为人典行醮事曰:‘髙功其有行业精白者,则必移檄南岳魏夫人,请借仙鹤,或二只,或四只,青鸾导卫,翔骛澄空,昭扬道妙。”
降真香——帝王之香:诗云“红露想倾延命酒。素烟思爇降真香。五千言外无文字,更有何词赠武皇”。降真香为历代贡品,每朝都有记载,明代黄省曾所著《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中,详细记载了各国向大明皇帝进贡降真香的史料。特别是在唐代,降真香香文化最盛行。明初,军民之家并不许贩卖存留。《广东通志》载:“建文三年(1377年)十一月,礼部为禁约事。奉圣旨:……檀香、降真、茄兰、木香、沉香、乳香、速香、罗斛香、粗柴香、安息香、乌香、甘麻然香、光香、生结香……
降真香——避邪神香:古人认为降真香是能降真神的香。《本草众新》云"烧之能降真,故名"。 《列仙传》的作者还认为小儿佩戴降真香能辟邪。令小儿佩戴降真香的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编的《普济方》中即记载:“(降真香)辟邪恶气(出《本草》)。右(指前文“辟邪恶气”四字。古人书写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故此)用降真香,令小儿带之。” 《普济方》是部古代医学经典,因此,这是这位周王开的药方。
降真香——修行首香:“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薛逢诗云“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黄老徒周君景复居焉。迨八十年,不食乎粟,日唯焚降真香一炷,读灵宝度人经而已。“欲知白日飞升法,尽在焚香听雨中”
降真香——君子之香:日尽窗前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降真香,醇和甜凉,香而远清,雅而不扬,静心品味,缕缕清香,沁入心扉,安神入定。
降真香——药香至宝:《海药本草》: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少阴心经。《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
据现代研究分析表明:降真香主含挥发油、黄酮、鞣质及多糖类等,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氧化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在熏香避秽、防疫方面具有奇效。其芳香成分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榄香素、甲基丁香酚、异榄香脂素、草蒿脑、桂皮醛及威士忌内脂等,无论大叶降真香、小叶降真香或是十亩香都具有很好的杀菌防疫效果。
专业的传统文化传播机构无为学院在多位优秀文化传承人的指导下开发了多款“玄贶”品牌文创香品,诸如“孟婆香”、“辟谷香”、“静心香”、“净宅香”、“消痛剑客”、“悦心香”、“陈艾香”、“降真香”等,都是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品,古法炮制而成,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仅供内部学员使用。香无定味水无定形,端看品香人与香共同成就,香于无形之中调动着人的灵性。
“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青烟最上头”,当你看着焚香的那屡青烟,缓慢的,一点一点的升起,内心很容易就安静下来。
当初,庄子借孔夫子之口,说出“心斋”二字。不知是否,身边就一炉淡淡的,袅袅的青香。
燃,一炉香;
写,一首诗;
入,我自心斋。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玄贶文创香品,无关风月,无关春秋,无关贫富,无关贵贱,只系当下您的心态!正如香盒内信函上所写:玄贶香品不是产品是系在你我之间的纽带,是千百次轮回中的回眸,牵手无为,直达玄真之境。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