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商战>正文
  • 从身家千万到卖房还债,我经历了什么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0-05-25 12:28:17
  •   58415750500.jpg

      我给自己定了小目标:全国2000个县域都有业务

      在进入P2P行业之前,我的职业路径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没受过挫折。前些年参与了一个创业项目,后来公司卖了分了一些钱,就算财务自由了。再后来转去了一个很顶级的基金做投资,都是非常好的履历。

      2014年前后创业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当时我三十多岁,看着自己投资的公司一个比一个成功,感觉再不做点什么就没机会了,于是决定辞职创业。

      2014年,互联网金融开始成为创业的第一赛道。当时觉得这个市场非常大,中国金融市场供给又严重不足,互联网也许能给行业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一开始没想做P2P,想的是做成“互联网+信贷”的模式,帮助金融机构获客和做数据风控,但当时找了好多家金融机构都是碰壁,最后只能自己做了一个P2P平台,利用点对点方式对接借款人和投资人。考虑到真正的普惠金融的战场在农村,我们开始往更下沉的农村金融渗透。

      创业初期很顺利,没几个月就拿到了一笔小的投资;到2015年的时候,B轮融资又拿了几个亿,公司也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了几千人,在P2P细分领域的排名也一直很靠前。拿到融资后,我当时给自己定的一个小目标是,在全国2000个县域都有我们的业务。

      回过头来想,P2P这种模式本身漏洞就很大:一是P2P的资金成本高,效率低下,这就注定了它无法做普惠金融;二是行业在短时间里经历了大跃进,一年多冒出来几千家平台,都在烧钱,即使按照监管要求合规,也是各种虚假层出不穷,而且很难被有效监管。

      2018年公司大裁员

      一年亏损近两亿

      2017年,行业膨胀了几千亿,我们刚创业时公司处于行业前列,到了2017年就只能排在中游了。新出来的各路公司发展迅猛,但也鱼龙混杂,几年时间行业就到了万亿规模,监管备案时间表一拖再拖,我强烈感觉到行业危机在所难免。

      到了2017年下半年,我预感要出大问题,内心其实不太想继续做下去。于是联系各路买家想把平台卖出去,专心做资产。当时也有买家愿意出几个亿收购我们,但是投资人股东不干,因为还没达到它的投资成本。

      在2018年年中行业爆雷潮之前,我就把当年的经营目标定得很低了,把风控标准相应提高。原来我们平台一个月放款2-3亿元,2018年年初开始,一个月才放小几千万元,2018年年中爆雷潮之后,业务基本上就停止了。

      这期间,有一家公司决定收购我们,当时定金都已经打了,但不幸的是,刚签完合同,行业就开始爆雷,对方就耍赖不想要了。

      2018年开始,行业逾期不断增加,公司只能不断贴钱垫付逾期,希望收购方继续打款执行收购。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中,公司一个月就亏损2000万元,2018年一年亏损近两亿元,股东就要商量按照股份比例往公司垫钱兑付。我自己的钱就是在这个时候补贴进去的,后面决定不刚兑了之后才能稍微喘口气。

      2018年年中是最担心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公司的状态特别糟糕,只能大裁员,从几千人裁到只剩几百人。长期的高压下,我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出了很大的问题,治疗了整整一年才恢复过来。

    42970750500.jpg

      几千万积蓄和北京一套房子都打水漂了

      因为我们放贷规模收缩得早,大部分借款都收回来了,所以还算是幸运的。但如果一直放款到2019年,大部分放出去的钱就收不回来了,越到后面越难收。

      2019年春节后,行业的逾期开始暴涨,平均每个月增加4个点,“扫黑除恶”导致平台催收业务受到影响,P2P爆雷直接影响了很多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后来,我们平台每个月还能催收回来一些逾期资金,投资人基本上也接受了这个进度。粗略估算,他们最后应该能拿回来大部分本金,算上以前投资获得的利息,大部分不会亏损,这也许是对投资人最好的交代了。

      前些年创业和投资积攒的小几千万元,这几年陆陆续续都放公司了,还卖了北京的一套房。这几年我在公司只拿不多的工资,花完了什么都没有了,还倾注了五年的青春和热血。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想,看着身边的同行一个个都被查,至少我还是自由的。

      抗住了年赚10倍现金贷等诱惑

      2018年开始,在公司最困难最缺钱的时候,现金贷开始火爆,各路资源找我做现金贷。当时公司账上还剩几千万元,按照现金贷的盈利模式,每月可以赚20%,一年下来能赚10倍,听着确实有点心动。

      可是我一想,7-15天收20%-30%的超高额利息,简直不可思议,在我的价值观里,这个事就不能做。当时想的都不是赚不赚钱的事了,而是在想,为什么这个事情居然有人在做,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借,这件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一路走来我们扛住过很多诱惑,在别人做最赚钱的现金贷生意的时候,我们没做;在很多P2P同行搞资金池,搞大额借贷,把平台规模做得很大的时候,我们在收着做。我们一直想的是,我们合规操做,顺利拿到备案,然后再把平台卖了,因为这个模式本身是无法持续的,做越大亏损越多,不是亏自己的就是亏投资人的。

      其实2019年1月份的时候,就有可靠人士告诉我,监管不会给P2P备案了,只能转型为持牌机构,我就知道这个行业肯定要完蛋了。

      现在回想起来,还得感谢我们当初没有什么野心,没有做得太大,合规性和透明性做得相对还不错,投资人能理解我们的做法,才能大概率脱身。

      我们私下总结,这个行业真正的“赢家”,是那些自融的人,融的钱拿去做了一些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比如投入到房地产,还赚了不少钱;第二类是我们这种做得合规、没挪用钱的,干了几年搭进去一些钱但还能脱身;第三类是融了钱去炒股或者做其他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最后血本无归被调查的,或者做了现金贷赚了很多钱,也逃不过被抓起来的命运。

      想了解人性,就去做一个贷款公司

      在P2P行业创业这五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梦醒时分,回到原点。

      这五年是我见证人性之美和人性之恶最多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干过公司,想了解人性,就去做一个贷款公司吧,天天跟钱打交道,对人性看得最为清楚。

      有创业者看着每进来的一分钱都可以变成自己的,有投资人期待每一分出借都是100%本息保障的,有借款人希望能不还款就想办法不还的,有放贷平台不管多高利息和什么人群都可以借的,有催收公司只要看着能回款就不顾一切催收的,大家各怀心思。最终,行业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说实话,作为创业者,我们还算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不算太糟糕,至少还能够坦然地生活,还是应该感激这个时代。虽然大环境不够好,但有些决策是自己做的,路是自己选的,公司不因为这方面倒闭,也可能从另一个方面倒闭,不可能每个公司都会成功,也不要埋怨大环境。创业,大概率就是失败的,要么悄悄失败,要么轰轰烈烈地失败。比起什么也没经历就失败,这种失败还算有收获。

      选择互联网金融这个赛道创业,的确有点后悔,这个行业水太深了,我们这种草根创业者是玩不了的 。但对于创业本身我不后悔,毕竟也算是一种经历。五年时间能把公司从零做到几千人,融资几个亿也还算成功。

      现在再让我去搭建一个几千人的公司我是有信心的,无论从公司管理的经验、战略、决策、用人,还是团队建设、公司体系梳理,这几年经历的东西太多了。

      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对生活和事情的看法都会变,我的心态比以前更加平和。以前输不起,创业之后,感觉人生更圆满了,这种圆满不是因为成功,恰恰是因为失败。创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吧。

      (来源:棱镜)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大数据时代会计管理的变革
  • 清华博士6年烧光3000万:现金流!现金流!
  • 如何交一份“双基础”模式下的财务报告
  • 我倒在了拼车行业疯狂补贴的前夜
  • 83天创业失败:方向+节奏,才是正确的战略
  • 智能结算系统助力高校智慧食堂建设
  • 每年10倍增长,因为做对了这几点
  • 网易是一家让人“看不懂”的公司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