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介生:亦儒亦商闯上海
杨介生,上海温州商会会长
他有着双重头衔:既是上海锦丽斯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驻沪企业协会温州工作委员会会长,又是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他有两类产品:既有物质的,控股十多家公司;也有精神的,时有文章见诸报端。
杨介生,一个来自温州的传奇人物,一个从上海滩腾飞的新儒商。
他声称:上海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要在上海生存和发展,必须融入上海文化,作一个有文化的商人。
以商带学,亦学亦商
杨介生是当教师出身的新一代老板,是最早闯上海滩的温州人之一,也是相当成功的一位企业家。
27年前,他是一名代课教师,带着一群乡村孩子;27年后,他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的客座教授,门下有莘莘学子。
26年前,他刚20岁,带着仅有的300元钱只身来到上海;26年后,他拥有十多家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经营资产过亿。
杨介生是温州苍南金乡人,现为上海锦丽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1980年夏天,时为苍南一个乡镇标牌厂业务员的杨介生来到上海。此前,他只是在电影、照片上领略过这座城市的风采。身处林立的高楼和繁华的街市,体认着上海特有的文化魅力,杨介生深感上海是一个广阔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所为的。
创业初期,杨介生在四川北路的白厦宾馆,租住了整整三年,也做了整整三年的商人兼学者。他不像其他生意人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商场上,相反地,他给别人的印象是一位整日不出门的学者型人物。其实,他是在等待、在积蓄,积蓄他的精神财富,以到达厚积薄发的境界。
杨介生笑称自己这三年有个“白厦书斋”。他在回忆“白厦书斋”三年的奋斗历程时说:“应该说,当时我已经融入了上海社会生活,但作为一个外乡人,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具有竞争力的。因为世界移民文化告诉我,权力、财富和关系是富人、当地人的特征,而知识的真正革命性特征是:知识能量的释放将会使财富迅猛的增长,知识在未来商界中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型的企业家是未来的商战中最有可能笑到最后的人。”
到了新世纪,杨介生的亦商亦儒,又有了新的发展。他的时间安排,几乎是一半为“商”,一半为“儒”。
他攻读了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法商学院法学研究专业。他抓住机会,攻读美国远东高级研究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他参加全国青年厂长(经理)企业管理研究班,获得了结业证书。他还周游欧美诸国,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杨介生的学识与财富在同步增长。
既驰骋商场,亦寄情讲堂
弹指一挥间,杨介生融入了大上海。尔后是一路顺风,事业越做越大,本事越来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大。
他善“奇”。杨介生的几桩大生意都别出心裁。1994年,他与海螺集团携手将闲置的上海衬衫三厂厂房改造成为高级写字楼海螺大厦。杨介生请来了上海最好的楼宇销售商作销售企划,又请国际一流酒店管理公司喜来登集团子公司协助管理。大厦出租率一度达100%,原衬衫厂百名下岗职工也转岗为物业管理人员。
他善“抓”。1997年,凭着良好的业内口碑和独到的投资眼光,杨介生投资了杨浦区一个4万多平方米旧城改造的项目。他把公寓定位为中价位住宅,但其外观、内在结构、小区环境完全可与高价外销房媲美。杨介生说:做地产,也是在做“锦丽斯”品牌。
他善“算”。1998年1月,他原打算投资160万美元购设备,办一个印刷公司。后得知一家中港合资印务公司连年亏损,就以四分之一的股金,获得了对企业的全盘控制权和经营权,并改名为锦丽斯印务公司。采取每年向对方支付70万人民币的方式,买断了合作方价值120万元美金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和企业经营权、法人资格权。杨介生用计划中四分之一的钱,“变”出了一家大型印刷公司,半年后又使企业扭亏为盈。
他善“管”。他的经营领域涉及房地产、服装、印刷等近10个行业,他吸引了各行业的行家里手和游历各国的年轻学子为他工作。他的公司提倡沟通、交流,大家在畅所欲言中产生了一个个全新的经营理念。在知识经济大潮来临之前,他们已率先涉足高科技产业,大到楼宇智能化,小至各行业的IC智能卡设计。
进入21世纪,杨介生的事业又有新的发展。他积极整合公司资源,调整新的发展方向,加大对房地产项目的投入力度,参与投资了多家房地产公司,其中位于浦东新区和松江的两个高档别墅项目已经启动,进展良好。他在杨浦区投资兴建 “锦丽斯公寓”,已于2001年竣工并交付使用,为旧区改造和安居工程作出了贡献。位于长宁区的锦丽斯总部大楼,如今也已投入建设。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杨介生又乘势而进,于2004年成立了上海介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市场观念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为境外及本土企业提供投资、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开拓,锦丽斯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投资、管理咨询、印刷包装、高端食用油销售、贸易等产业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企业。
杨介生最新的一个大动作,是在长宁区建造锦丽斯总部大楼。这座大楼,充分体现了杨介生的新思维——花园式的智能化五A级办公楼,占地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5000平方米,更多的土地是用于绿化美化。大楼地处位上海商业黄金地带,周边有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五星级酒店和商业会展中心。
“商”有所成,“学”有所成
杨介生先后被多所著名大学所聘任。杨介生是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名誉院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二十一世纪学院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还担任了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并被聘为上海市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他勤于著述。在经商的同时,杨介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论述企业和企业家的文章十多万字。他发表了《塑造中国的现代企业家》一文,并在《湖南日报》、《温州日报》以及《上海改革》等报刊上发表了《大力培养我们自己的企业家》、《关于现代企业家素质的思考》、《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家》等诸多文章,论述了我国企业家队伍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现代企业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塑造现代企业家队伍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等问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民族、对国家的莫大关注,忧患意识直透纸背。
杨介生言学,也热情助学。他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和贫困学生助学金,并以各种形式资助教育与青少年活动。20年来,他已累计助学助教数百万元。2002年6月,被上海团市委、上海市青联、上海市学联,聘请为上海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导师。
杨介生的出色成就,在上海、在温州,引起了巨大反响。他先后当选为上海长宁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全国青联委员、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副会长、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等;先后荣获“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经营者(金鹰奖),被评为温州改革开放20年的“十大风云人物”。他曾作为中国青年联合会代表团成员,到台北参加两岸四地青年论坛,为加强两岸四地青年的交流尽责尽力。他也曾和上海各界青年11个人一起到新加坡,代表上海青年参加新加坡青年运动成立30周年庆典,为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添砖加瓦。多年下来,杨介生访问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份阅历和体验使他的视野更为开阔。
杨介生言商言学的新境界,是积极参政言政。2004年1月,他的有关“世博会与长宁区未来发展”的议案,被长宁区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议案;2005年1月,他的“提高市民素质,塑造温州城市精神”提案,被温州市政协评为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优秀提案。
杨介生的双重身份,使人一下子很难区分清楚,说他是老总吧,他又是一个学者;说他是学者吧,他自然是一个老总。
他是一个成功的老总,他也是一个有为的学者。
商会言商,又要言学
到了新世纪,杨介生又有了一个新角色:商会会长。
2002年12月,在商会换届选举时,原为常务副会长的杨介生当选为上海温州商会会长。2006年4月,他又获连任,成为上海20万温商大军的领军人。
杨介生的“领军”,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不一样”,就是他在商会既重商言商,亦重学言学。
他重商言商,多次组团到上海各区、全国各地乃至欧美多国进行考察,也时常回乡考察,筛选投资项目,发展会员企业。
他重学言学。杨介生的重学言学是实实在在的。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了十多次专题学习活动,为会员提供发展和登高的智力资源。商会于2005年开始举办了“人文东方”系列讲座,邀请学术权威开堂讲学、纵横论道。先后邀请史学界权威朱学勤教授,做“工商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题讲座;邀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教授,讲授“企业家与哲学”;复旦大学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俞吾金教授,做“认识与超越——成功必由之路”主题讲座。
杨介生所搭建的一个个学习平台,不仅帮助企业家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了人文素养,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且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有着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企业家不能只是同物打交道,而且要同人打交道,还要同自己打交道。提升人文素养,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提升生活素养,解决的是自己同自己的关系。
2006年4月,杨介生在发表新一任就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建设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商会,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氛围,出版一套记载温州精神的丛书,建造一幢国际化的温州大厦,成立一个规范运作的慈善基金,打造一支高效的商会工作团队。
他的大动作一个接着一个——
今年6月和9月,先后同美国洛杉矶温州商会与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签订了《结成友好商会协议书》。本着坦诚、友好、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约定今后每年将不定期互派代表团进行访问或考察,商会间还将定期互通当地的经济信息及本商会企业信息,为商会会员企业跨国与回国投资提供帮助。
今年8月,他又积极促成了中外投资信息发布会的举办,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沪投资,推动商会成员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发展。
在杨介生的商会计划中,打造更响亮的商会品牌之路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