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商已走在打造品牌商会的路上
文/本刊记者 李兴
2008年8月8日,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时,一位来自广西的商人腾空而起,用“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火炬。这位商人就是新桂商的代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三枚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
时光回到一年前的2007年7月27日,北京,长安戴斯大饭店,中国柳州投资说明会正在此进行。台下,作为“二十世纪最佳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经商的代表,柳州商人李宁正和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的朋友们一起为家乡的经济出谋划策。相信此时身价16亿的李宁和同在北京奋斗的桂商一样,都在思考着桂商如何闯出更辉煌的商道来。
从古商道中走出
2008年7月19日,记者在北京广西大厦遇到了广西驻京办副主任、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的前代理监事长张小康。他的话简洁而直入主题,“年轻的桂商要发展壮大靠的就是‘闯’与‘创’二字。”
的确,桂商在中国商帮的历史版图上并不显赫。在桂北,两千年前秦始皇修通灵渠沟通了湘桂的联系也拉开了商埠贸易的序幕。如今,在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建有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即为见证。唐宋以来,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运河灵渠在商业流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灵渠北面的界首古镇明代成为“千家之市”,南面的大圩古镇也是明代广西四大古代圩镇之一,而长岗岭处于界首和大圩中间,是通往梧州、广州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明代时就有商人在此开设商铺。在这里有一条被历史尘封雪藏起来的“南方丝绸之路”,被驴友推选为“桂林十大徒步线路”之一,这就是湘桂古商道。这条绕过兴安灵渠改走陆路直达桂林漓江大圩码头,再经商船运往广东广西腹地的古老陆运商道曾繁荣长达500多年,直到上世纪30年代湘桂铁路和桂黄公路的开通而式微。
在桂西百色,另一组桂商的商业遗迹同样引人注目,由于百色城是通往云南、贵州的咽喉,又踞右江商埠要冲,百色货轮可直通广州、香港,于是成了全国各地商人,特别是广东商贾云集之地。城内相继建起一批专为各地商人提供服务的会馆,诸如粤东会馆、灵州会馆、云南会馆、贵州会馆、江西会馆等,其中始建于清朝康熙59年(1721年)的粤东会馆,如今成为了桂西商业遗迹的明证。
广西商人从清初开始,通过矿业开采和商埠交易开始推进商业发展。尽管广西最早的商会桂林商会、南宁商会也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但桂商在商帮历史上仍然鲜被人提起。改革开放给了桂商发展的机遇,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桂商们再一次发现了走向历史前台的机遇。于是,2006年10月,在首都北京,数百名桂商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要实践闯天下与创造辉煌的历史使命。
“在这之前大家的交流主要是同乡会,但结构太松散,没有形成合力,所以也没有太多目标。”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会长、北京立元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陈光荣这样回忆最初的情景。为了让桂商们打出自己的品牌,把新桂商的大旗树起来,2006年10月29日北京广西企业商会在北京广西大厦正式成立。北京远洋投资集团、李宁基金、阳光100房地产公司、新丝路模特公司、北京住总集团、中铁十六局等著名企业和机构赫然在列。在成立大会上,桂林商人陈光荣被推举为商会会长。
100年前在家乡,桂商们踏上商会之路,100年后,在首都,他们正在诸如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药业、旅游等行业中崭露头脚。北京桂商要让世人知道,有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商人群体存在,他们有着独特的符号与力量。
闯出来的力量
“原来大家是单打独斗,成立商会之后,再走出去,发现效果迥然不同。”陈光荣回顾起去年的“凤还巢”之旅。
那是商会成立之后首次大型活动。2007年1月15日至20日,为了响应广西提出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百企入桂”,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专门组织了在京企业家赴桂学习考察。当47人的考察团回到家乡时,一路受到当地的重视。从南宁、北海、钦州、柳州到桂林,每到一地,上至广西区党委书记下至各地市长,都接见商会一行或陪同考察。“在没有成立商会前,是不敢奢望有如此高规格接待的。”陈光荣和他的同乡商人们认识到了商会组织的力量,并以此为契机,创造了回乡投资的模式。他们通过以后几次规模不一的回桂投资考察活动,为地方与商人牵线,先后有多位商会会员企业在南宁、钦州、北海、桂林、玉林、梧州、贵港等地投资达到80多亿元。同时,通过商会牵线,一些在京大型企业对广西路桥等基础设施投资250多亿元,仅商会顾问郑义组织的生物能源生产项目一期投资就达到近两亿元。
就这样,成立近两年的北京广西企业商会开启了在京广西商人的新旅程。通过这艘组织起来的“大龙舟”,在京桂商众人划桨开大船,开始合力闯荡商海的航行。从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加首届南宁-东盟城市商会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到参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介绍会,从参与全国商业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商会会长大会,到出击陕西西洽会、密云开发区。有了组织的广西商人开始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桂商谋发展求壮大,没有闯与创这个魂就没有出路”,张小康的认识中透露着对广西商人的实干与自信的认知。
当个体的商人认识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商会就有了启动的动力源泉。陈光荣认为,在商言商,就商人而言,商会带来更多的益处在于融资的支持与互助。由于国家信贷政策的限制,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时即使看中一个好项目也难以从资金上得到支持,但有了商会信息平台,好的项目大家会主动共享,通过论证后,资金上也可以分摊,从而为上演“蛇吞象”的商业传奇奠定基础。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缅甸园”、广西神洲通药业、北部湾银行组建等商会会员的投资及运作的项目中,信息或资金的共享与支持都为项目成功的创造了条件。
创造商会新模式
对于一个成立仅一年多的年轻商会来说,走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成了关键。对此,陈光荣会长比较低调,他认为商会还需要更多的完善和发展。但透过广西商会的一系列活动,记者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创新之举。
7月19日,记者来到了广西大厦,2楼多功能厅里,民乐声中,一幅幅书画、摄影作品让平时忙碌于商海的商人们体味着艺术的精神享受。在这个名为“迎奥运,促和谐”——广西在京人士美术作品展上,汇集了在京广西艺术家的近70幅作品。商业与艺术在这里找到了交叉点,“因经济而富有,因文化而高贵”的理念得到了传播。据统计,多年来在京的200多位广西艺术家借着商会的平台实现了商业与艺术的联姻。
5月31日,广西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激情上演,“壮乡”的文化响彻了国家最高演绎殿堂。当交响乐《壮乡和韵》、钢琴与乐队《刘三姐主题变奏曲》、马骨胡与乐队《壮乡春早》奏响壮乡风情中时,赞助本次演出的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北京远洋集团也从艺术中收获了声名的传播。同样,从龙舟赛上广西商人组队参加到拓展场上同乡商人共渡“孤岛求生”,从商会篮球队的成立到壮族三月三歌节,记者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洋溢着浓浓艺术气息的商会,一个创新的商会。
组织支持与结盟求新是广西商会另一个别开生面的特点。“如果没有驻京办的倡导与支持,也许就没有商会的成立。”陈光荣如此评价组织支持的重要性。当初,因为大家都仅仅停留在同乡情谊层面,谁也没有太强的号召力,所以,有了政府支持,商会就迅速渡过最初的离散与聚集的磨合阶段。
记者注意到,从广西驻京办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级领导,都曾频频露面于北京广西商会的各次活动中,这样的支持力度在其他商会是不多见的。每年的“两会”,广西的主要领导都要与企业家们见面,而每一次大的回乡考察活动,地方领导也会全力支持商会的活动。
“秘书处的工作是整个商会发展的基础,是否能创设条件和机会让会员扩大交流、促进企业发展是关键。”在商会秘书处,专职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卢爱任对记者谈起了在秘书处工作的“心经”。在近一年时间里,商会先后组织会员企业之间以及与政府部门、各种社团的联谊达30多次,出版新桂商报刊3期,电子期刊2期,并成功全新改版了商会网站;同时,秘书处还担当起交流沟通协调之职,维护了会员在项目投资中的合法权益。
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作为一个年轻的商会在横向联合上也是表现颇为抢眼。它先后与北京福建企业商会、北京广东企业商会、北京浙江企业商会等20多个兄弟商会结成友好联盟,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2007年10月,商会还在广西大厦成功发起并举行了北京商会友好联盟第一届秘书长联谊会。今年1月,由广西驻京办和商会联合主办的2008各省市自治区北京商会新春联谊会使20多家省级商会会长和秘书长再次团聚。同时,商会还积极组织推动了北京广西大学生联谊会、在京广西博士生联谊会的成立。正是由于这些创造性地组织工作,北京广西商会在“首届中国商人精神高峰论坛”上荣获了2007年度十大中国最具表现力民间商会称号。
“新桂商要靠我们去做,桂商的品牌需要一步一步来打造。我们不是最强最大的商会,但我们一定要做出自身的特点和特色来。”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金奔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有如是展望商会未来。在低调与沉静中,北京广西商会已经走在了打造品牌商会的路上。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良机,世界新桂商大会已经被商会作为一项重要的品牌战略。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