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如何跳龙门?依靠“官家”好做事
在上述“自然条件”下,遇到一个特殊的政策,晋商便瞬间长大了。这个条件就是明政府为解决庞大的边镇军饷问题,实行“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开中法时。由此,这些蓄势多年,拥有临北方边镇和盐池双重优势的晋商,便义无反顾地捷足先登,迅速兼盐、粮商于一身,把晋商这个涓涓细流瞬间汇成大海,一举成为全国商业中的劲派。
明朝的时候,关于盐的买卖分为两种,一种是“户口食盐法”,一种是“开中法”。所谓户口食盐法,就是按照人口的数目来供应食盐,这种供应是由政府提供的,但不是免费的,百姓要按照盐价来交纳粮食或银钞,这种方法制定于永乐初年,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有时候百姓虽然交纳了盐价,但是却经常不能及时得到食盐,所以这个方法不久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另一种方法就逐渐地盛行起来,这个方法就是开中法,开中法实际上是整个明朝盐法的主体,最初主要是为了供应北部边塞地区军事消费而采取的一个政策。
当时的背景是,明朝建国后,为巩固其政权,曾多次出兵塞外追击元蒙残余势力。而蒙古各部也经常南下扰边,使明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为了防御蒙古,明朝政府在九边布置有86万军队。这么多的军队和马匹需要大量的军饷才能维持,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消费区。为了解决边镇的军饷,才施行了开中法。
简单说来,所谓开中法,就是让商人把米粮输送到指定的地点,然后准许其贩盐来作为报偿。“募商人输粮于边以佐军食,并以盐偿之。”
这个交易的整个过程大致就是:商人把粮草交到指定的边仓,各边仓便发给收到商人粮草的证明即仓钞,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开了一张发票或是收据,商人拿着这张发票,就可以到指定的盐运司换领盐引,也就是贩盐许可证。然后,再拿着这个贩盐许可证到盐场即盐的生产场地,按许可证上写明的数量领盐,在规定的地点接受检查后,运到政府规定的批准售盐的地区销售。
按照规定,盐引也就是准许贩盐的凭证,必须随身携带,而且从到边仓交纳粮草起直到在行盐地售盐止,这一连串的活动必须由同一商人来完成。
对到规定的行盐以外地方贩盐,或将盐引中途加以转卖,以及委托代理人代办上述业务等,都是不允许的 ……
洪武三年(1870)为筹备边储,号召商人运输米、麦、豆粟至边塞或边远缺粮地区,政府登记缴粮种类和数量,以及应支盐数,发给凭证盐引,商人持盐引赴产地支盐,准其在指定地区贩销。开中法初行于大同,以后各行省边境,亦多仿效。各地纳米与中盐的比例不同,一般以里程远近而定等差。
《明史·食货志》所谓“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之说,就是对开中法运行方式的简明介绍。这一介绍指出了开中法与此前盐制的显著区别。即商人需要以粮草易盐,而不是以货币购盐。
明王朝之所以要实行开中法,主要是为了解决边军粮饷,而当时边军驻扎的重镇均在山西以北,其缘由是退居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不断骚扰边境,明王朝不得不在大同一带设置重兵防御。为了解决数万大军的粮饷,明太祖在北部地区实行屯田垦殖制度,借此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当时采用的屯田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军屯,一种是民屯,再就是商屯。所谓商屯就是招募商人到边境地区从事屯垦,将收获的粮食卖给军队。因此,有地利之便的晋商就蜂拥而至,从而奏响了明清晋商兴起的序曲。
余秋雨先生曾经谈道:“这牵扯到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西北,非常遥远的地方,气候也非常寒冷。尽管清朝统治者来自于东北,但是对西北还是陌生,生态也还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现在想起来,叫后勤供应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政策,就是那些戍边将士们的所有用度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商业方式,商业运作方式来解决。那么你如果能够解决的话,我们朝廷给你们另外一种的许诺,比如卖盐的许诺。在这种情况下面,山西正是首当其冲。它的地理位置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在我们中原统治的中心,比如像北京,还有其他地方,一直到西北边疆去的大通道,山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户,非常重要的门户,这叫因缘际会。在这么个大形势之下,山西的走西口的群体就有了方向。”
前文提到,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来为朝廷严格控制。
那么晋商是如何从朝廷手中取得这种特权的呢?
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推翻了元政权以后,蒙古人就跑到北边,都跑掉了,包括他的军队什么的都跑了。后来,有一部分人,像朱元璋手底下的军事将领徐达主张往北要追他,要消灭他。朱元璋感觉到,才统一国内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因此就说,不要追了,以后再说。他们研究的结果就是在北边设立九个重镇。相当于现在的九大军区一样的,驻扎了大量的军队。而且根据研究,军队的人数非常多,一度达到了120万人。120万人相当于说,要有120万人的生活的消费和军事的消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消费的市场一定要来自于商品的供应。什么人来供应呢?商人来供应。哪里的商人来供应呢?晋商来供应。
洪武三年,山西的一个行省参政,有个叫杨宪的,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提出个建议。利用政府控制食盐,让商人把粮食运到边境上。政府给他一部分盐引,盐引说得白一点儿,通俗一点儿,就和咱们的专利凭证,就像粮票布票一样。商人拿上盐引了,只要给边关运了多少石粮食,一般情况是200石粮食,政府就给你一张引票。你拿这张引票,就可以去两淮、河东盐池换盐去,换盐以后你再去卖盐。这样中间的差额利润,商业讲究差额利润,就很大。这个政策有三个好处,一个是利于国家,第二便于商人,惠商,第三是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事情。所以当这个建议上去了以后,朱元璋很感兴趣,下令推行全国。
“开中制”虽然为晋商兴起提供了机遇。但有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是“晋商”无法改变的,那就是这项制度是通过向前线输纳粮食的方式,来换取卖盐的特权。没有粮食就拿不到盐业的经营权利,而当时晋商手中显然缺乏大量屯集粮食的条件,因为粮食恰恰是山西最缺乏的农业产品。那么晋商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呢?
山西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与山西隔河相望的河南,再往南的山东,却都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于是山西人开始推着小车,担着担子,将中原、江南的粮食运往北部边镇。在这种贸易中,不利的自然条件、人口压力都开始转化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山高水长,在认准了目标的晋商面前已经变得无足轻重。而多余的农业人口,又恰恰是在传统社会中从事长途运输所必须的条件。
这是晋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并不容易。推着木轱辘小车,载着沉重的粮食和盐,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行路之人不但要忍受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难,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了思乡之苦。一定要走向富裕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从始至终山西人都走得那么不可动摇,这一走竟然持续了四百年的时间。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晋商的兴起,自尧舜时期就已经发芽,是因为山西拥有运城盐池这一天然资源,就像如今山西人拥有煤炭资源一样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元末明初,山西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变得地不养人;长期处于“皇权”周边的地理位置,使得山西人媚事威权,外向开拓、内敛懦弱的性格;学而不能优,人穷,又无胆“揭竿而起”,但还是要生活下去的,怎么办?做生意,贩盐!明朝政府为保障边境供给实行的政策,在一瞬间终于把晋商推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
晋商就这样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幸运地成为中国一支最重要的商帮力量。也正由于如此,我们看到:晋商从先天就是吃资源,靠政策,加上逼出来,于是,鲤鱼跃龙门了。
到了明朝中叶,开中法已经无法维持,于是明政府又实行了叶洪变法,把开中法改成了“折色法”,即把官府付给商人的盐引改为直接付银子。这样一来,晋商就有了更大的资本,其经营也从屯边转移到了内地,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由此,晋商逐渐走向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