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日本,中国经济会出问题吗?
文/木棉小树
企业制定战略时,一定要通过和行业标杆企业的对比来寻找从一般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规律,然后再和自身的情况进行对照寻求解决之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既然我们是国家,其他国家也是国家;我们是市场经济或者正在向市场经济努力迈进,其他国家也是市场经济。这样就具备了比较的基础和前提。
作为一个企业,成功可能会有偶然因素,任正非说过,华为进入电信领域是因为“无知”。但一个企业的失败一定会出于必然,有时候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可能更有价值。
之所以选取日本作为参照对象来比较,还基于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在地缘上又十分接近;日本人口1.27亿,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是中国的1/25,人口是中国的1/10弱。资源匮乏,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1.1%,在人口密度和资源占有方面和中国有神似之处。日本从战后到80年代,在经济上“大干快上”30年,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经济上也同样“大干快上”30年,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出口都对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自1985年日本与“西方列强”签下“广场协议”之后,经济开始盛极而衰,至今未能恢复元气;1990年前后,日本的不动产和股市泡沫达到顶峰时,以不动产价格计,10个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人当时在美国大举买房置地,风头一时无两。而现在有人测算,同样以不动产价格计,10个北京也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打架”之后的状态
在开始对日本经济分析时,我很想知道日本在二战结束之后在经济上是什么样的状况。
首先,仗都是在别的国家领土上打的,除了被美军扔了两颗炸弹基本上都是远离本土,但发战争财是免不了的。
其次,我认为战争终归是一种反人类的非正常形态,一个经济体一旦置于战争状态下,其资本配置一定会发生极大变化从而导致效率的变化。而从战争状态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一定会付出成本。
193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只有66.6亿美元,低于当年中国的GDP136亿美元,然而日本1944年GDP高达175亿美元,在7年战争期间实现了和平时期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达到的经济增长。战后日本精确统计了其本土的经济损失,损失的每一座工厂、每一栋民房,甚至每一幅字画都做了精确统计,结果是日本“一般国富”损失额达25.4%。 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和1937年相比大约高出一倍。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DP)也从中国的一半,赶上、甚至略微超过了中国。
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使日本企业积存滞销的1000—1500万日元库存产品一扫而空,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这种特需收入为12.8亿美元,广义上的特需收入为23.8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1949年仅为2亿美元,1952年末增至11.4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达38.1%之多,20多万人直接受益于特需生产。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
还有一种说法是日本在战争中也遭到重创,经济上的混乱状况一直持续到1947年。该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都留重人主持编写的日本第一部《 经济白皮书》承认“政府、企业、家庭皆有亏损”。二战中,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成为瓦砾,失业和半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失掉家园和流离失所者达3000万。以战前1935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水平的100%计算,1946年下降到28%,工业设备90%被闲置,生产资料的生产仅为10%,消费资料的生产为30%,农产品1945年仅及1937年的一半左右。这是关于日本面临的经济困境的写照。
也就是说,查找到的资料说法有矛盾的地方,无法去追究真实准确的情况。但我们知道日本当时既发了财,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危”和“机”并存即可。
大干快上二十年
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和日本在战后到70年代的增长更为相似,日本在1973年时的人均GDP为2964美元,和中国2009年人均GDP3000美元十分接近。
日本从战后到1973年是经济高速增长时间,因为这20年日本的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在此期间,投资率也是日本最高的阶段,平均为33.48%,消费率为65.94%。1974年到1990年这段时间其经济增长趋于缓和,在此期间投资率下降到30.89%,消费率略有增长,达到67.78%。1991年开始,日本泡沫经济破灭,GDP增长率急剧下降到1.46%,投资率下降到28.75%。
从整个期间来看,投资率下降了14.13%,消费率增长了5.58%。如果从这个比较来看,日本经济的衰退显然和投资率的下降有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率最高,平均为25%。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日本的投资率在1990年之前一直是比较高的。
从经济增长和投资率的关系来看,日本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日本经济在经济起飞阶段的高投资率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而日本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消费率的变动只有3.68个百分点,从这个数字来看,消费的下降与日本经济的增长没有明显的关系,因为日本的消费率几乎长期稳定。
有一个指标用来形容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叫做外贸依存度,就是用当年的进出口额除以GDP的总额所得出来的值。日本在1973年以前,外贸依存度一直在20%上下波动,只是在1970年到1973年之间出现一个大幅的提升,但是一直到2006年也从来没有超过30%。但在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之后其外贸依存度急剧下降,直到1994年才开始逐步回升。
根据上面三个时期的投资率和消费率,我计算出三个时期的净出口率,就是用出口减去进口后的数字除以GDP总额分别是:0.58、1.33和1.63。
为什么会说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所谓GDP,从生产的角度来看,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所有新增产品,并且这个交易还必须能够被准确计量和统计,比如东莞的有些产业尽管非常有竞争力但仍然没有计入GDP。用于产品只可能有三个去处:一被买走用于投资了,比如水泥被买走盖楼;二是被老百姓消费了,比如衣服和食品等消费品;三就是卖给外国人。所以投资、消费、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三者加起来就等于GDP,知道其中任何两者的比重就可以计算出第三者了。
尽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非常小,但日本在此期间净出口率的比重提升速度一点都不慢,第二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2.29倍。根据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的资料,1978年—2005年间,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年均净出口率分别为-2.7%、1.6%、0.4%和-1.7%;发展中国家中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的年均净出口率分别为0.6%、-2%、2.7%和-6.7%。日本的净出口率在当时的世界上属于比较高的。
因此可以说,日本的出口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日本主要通过高投资和出口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鉴于日本在33.48%的投资率下取得了年平均9%的增长速度,说明日本的投资效率很高,至少比中国高很多(中国1978年到2006年期间的平均投资率为39.4%)。鉴于日本在外贸依存度比中国低很多的情况下取得了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说明日本的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比我们高太多了。或者说技术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我们高很多。
{分页}泡泡是怎样吹起来的?
所谓净出口额,就是用出口减去进口,说白了就是赚了外国人多少钱。一个国家这方面的钱越多,就意味着国内的商品卖到国外的越多,也就意味着国内的商品相对减少了,同时也意味着手里的钞票大大增加了。
一方面商品少了,另一方面钱多了,会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呢?要印证这个判断需要日本当时的货币数据和CPI数据(通货膨胀指数)。
M2是国际通行的货币供应量的指标,现金+活期储蓄+定期存款+外汇存款,这些钱随时可以用来投资和消费。这个指标除以GDP后的值,就是衡量货币供应量水平的指标。日本的这个指标在1970年只有29.4%,到1978年达到了81.3%,8年增长了2.77倍。这一增长远远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这一指标到了1992年更达到了105.3%。
日本在7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指数十分惊人,尽管有石油危机的影响,但钱太多了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投资率提高到30%,日本这一时期的投资率也是平均水平,但经济增长速度却下降到了4.2%。这说明从1974年开始,日本的投资效率降低了,或者说投资回报降低了。随着投资效率的降低,日本投资的热情在1973年前后开始逐步减退。
一边是钱越来越多,一边是国内商品在减少,还有一边是投资实业的热情下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85年日元升值。但资本终究是要寻找出路的,在实业投资机会减少回报下降的情况下,不动产和证券当然会成为资本的冲击对象。这样不出现泡沫都难,日元升值无非是给了这个泡泡致命的一针。
该出手时不出手
我始终认为,管理好经济说白了就是管理好钱,经济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而货币的出现为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手段。管理好经济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分钱,就是前面所说的切蛋糕;二是让钱按照适合的速度流动。一个政府,一方面把分钱的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让钱按照适当的速度流动,流动快了就拿走一部分,流动慢了就放出来一部分。那么,日本政府当时是如何做的呢?
1971年年底在美国举行了西方10国财长会谈,美国财长要求日元升值25%。迫于压力日本不得不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日元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至308日元,升值幅度为16.88%。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从1972年到1974年由于通货膨胀导致GDP增长明显下降,但是同期的投资和进出口额都在大幅增长。原因是当时日本针对经济增长下降采取了刺激内需政策:1972年,时任首相田中角荣发表了著名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提出到1985年期间保持年平均10%的经济增长率,要在全国建设众多的2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对国土进行全方位的大规模开发。在“列岛改造热”的氛围下,股市和地价飞涨。日经平均股指从1970年12月的平均1987点猛升至1973年1月的5256点,短短25个月上升2.65倍;1971年—1975年的5年间地价上涨1.93倍。
随后,政府紧急叫停改造计划,并连续四次加息和提高央行的准备金率,控制了银行贷款的增长。然后投资率和进出口额在1974年开始双双下降。但从1976年开始随着投资率和GDP的增长,进出口从1978年开始又开始迅速回到前几年的高点,并一直持续到1984年。
由于措施得当,通货膨胀迅速得到抑制。加上对于日元升值的担忧,央行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连续降息,并且在日元升值后继续降息,直到1989年泡沫破灭前夜。同时政府实行了金融自由化等到一系列措施,放松了金融管制尤其是债券市场的管制。在放松管制之前,由于进入门槛很高,只有两家公司可以在国内债券市场发行可转债。这一数字在 1983年增加至25家,到1987年更是跃升至175家。
此外,日本在1985年发行了二战以来的首个无抵押普通债券,同年国内成立了三家评级机构,他们的评级行动支持了无抵押债券的发行。因此,公司债券一级市场大幅扩张。公司债券的平均年发行量从1975年—1980年的2万亿日元翻了两倍到1985年的6万亿日元,并在1989年创下了至今仍未打破的 19.6万亿日元的最高记录。地狱之门早已打开。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该出手从流通中拿回一部分钱的时候没有出手,或者说出了一半,又缩回去了。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田谷祯三先生2007 年3 月14 日在广东省外事办公室和深圳市外事办公室主办、综合开发研究院承办的“中日经济热点问题演讲会”上提到了日本泡沫崩溃的路线图:巨额贸易顺差带来升值压力、升值、经济不景气、降息+金融管制放松、企业大举融资、土地、股市泡沫,一连串的问题最终导致日本一声巨响,泡沫破裂。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汇率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钱对另一个国家的钱在几年内能够升值三倍?假如之前的汇率是合理的,那么升值相当于价格管制,而价格管制下一定会出现“黑市”。但是“黑市”并没有出现,那么,日元升值之前的价值一定是被低估了。
我们来看一下日元升值的过程。首先日本在战后一直实行对美元的固定汇率,1971年,由于美国放弃了盯住黄金的货币定价体系,并籍此压迫“七国集团”的其他六个小兄弟对美元升值,然后日元就升值了16.88%,由原来的1:350升值到1:308,并允许其上下浮动2.25%。但这次升值挟裹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威力,居然对日本经济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其经济景气在1972年1-3月期间达到谷底后很快开始回升。1972年日本出口的增长率仍保持在19%的水平,贸易顺差达到51亿美元。日本在此期间吸取了石油危机的教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企业开展瘦身运动,终于克服了石油危机,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高潮。据原兴业银行的调查,在1973年以后的10年中,日本实际GNP增长47%,而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也就是说,日本通过技术进步的手段抵消了这次升值所带来的影响。
可是为什么1985年之后的升值影响不能再次通过技术进步来消除呢?因为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已经和美国十分接近甚至于超越了,既然如此,这个汇率本身就不合理,违背了市场规律。当然,如果日本不是由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那么大,可能这个过程会推迟一些。
假如日本从1971年就开始逐步升值;假如日本开始采用加息等手段把市场的钱拿回来一些……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日本这位小弟终于惹怒了“山姆大叔”,“多米诺骨牌”自此倒塌,经济局面每况愈下,一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
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如果你是小弟,不可以赚老大的钱,即使赚了老大的钱,也不能上老大的地盘上又买房子又置地,否则老大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技术进步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个技术进步一定是由日本的教育投入来奠定基础;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但这个过程到达一定阶段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小;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过于依赖进出口,尤其是出口不能超过进口太多。
{分页}日本居民六七十年代的幸福生活
日本在1952年到2000年的近半个世纪中,其消费率始终在60%以上。48年的变动只有3.68%。因此,可以看出日本居民比较能花钱。
其次,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60年代和70年代,储蓄率一直稳步上升,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的国民收入统计数据,在1960年,储蓄率为17.4%,1965年为18.5%,1970年为20.3%。由此可以得知:第一,日本居民的存款在60年代中一直在增加并且消费也不低;第二,鉴于1952年到1973年间日本的平均消费率为65.94%,可以据此推断日本居民们在“蛋糕”分割结构中的比例较大,并且在此期间蛋糕的切割比例没有变化。
难道说日本当时的居民们真的有钱吗?在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叫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短短10年中,普通人的收入真的翻了超过一番,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日本经济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一书中指出:日本的这种高速增长时期以前和以后相比,国民生活方式、社会形象、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是这样做的:引入“最低工资制”,同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希望以此消除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增加公共投资。从1961年开始公路建设五年计划、国有铁路的柴油机化和复线化,60年代初日本政府公共开支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减税。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增加农业者收入。池田内阁1961年制定了《农业基本法》,目的是使农民达到从事其他产业者的生活水平;大力扶持中小企业。1963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它们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这些措施,日本实现了国民财富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1955年日本国民财富总额为20.2970万亿日元,1970年增加到160.5450万亿日元,增长了约8倍。而国民生活和社会文化各项指标全面提高,如彩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热水器、立体声音响等普及率达到90%以上,日本人均报纸消费量比美国还要高,日本人成为了亚洲人中衣食住行水平最高的国家。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也非常迅速,高中升学率1960年到1975年从57.7%上升为91.1%,大学升学率也从10.3%上升为34.2%,日本摇身一变成为高学历社会。
曾经沧海难为水
尽管日本的泡沫破灭了,并且泡沫的破灭也确实会带来很严重的后遗症,但无论如何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外控制了许多资源,在国内拥有大量的资金。为什么不重新靠内需来推动经济的复苏呢?何至于20年后还要被邻国的主流媒体们幸灾乐祸冷嘲热讽地搞什么“日本泡沫破灭20周年祭”?
可以发现根据日本GDP增长率和投资率的相关性可以把整个期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1年—1972年,本阶段二者的相关性很高。
第二阶段:1973年—1993年,本阶段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下降。
第三阶段:1994年—2003年,本阶段二者的相关性很高。
根据日本外贸依存度图,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1年—1972年,外贸依存度十分平缓。
第二阶段:1973年—1993年,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但波动很大。
第三阶段:1994年—2003年,外贸依存度一直呈上升态势,超过上一阶段。
因此可以看出:首先,在GDP和投资率二者的增长同步变动的1961年到1972年这段时间,外贸依存度几乎没有波动,这说明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联度很高,也就是说,投资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的消费。这个时候投资、消费和GDP的增长是良性的循环。恰恰在这段时间,日本居民们过着最幸福的生活。
其次,在1973年到1993年期间的第二阶段,GDP增长和投资率增长相关度明显下降,同时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但波动幅度很大。这说明投资主体明显“移情别恋”,资源开始向进出口方向倾斜,进出口的波动对GDP的影响比较大,但消费的作用仍然明显,因此导致投资和GDP的关联度下降。原有的“投资—消费—GDP增长”的良性循环开始被破坏。
最后,在第三阶段即1994年到2003年,投资率和GDP增长的相关性明显提高,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状态,外贸依存度快速回升和提高。这说明投资完全倾向了进出口,也就是说在此期间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出口而不是为了消费,资源配置方向完全改变。
如果是这样,日本的经济导向和模式在泡沫破灭之后根本没有改变,净出口率仍然过高,外汇储备仍然在继续增加,流通的货币也一直在增加。而且投资导向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失业人数的增加。
日本自1978年到2005年的平均净出口率是1.6%。在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中表明,2009年11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比上月增加169.43亿美元,达到1.0737万亿美元,连续第5个月增加并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此外,日本的M2占GDP的比例从1970年到2002年一直在增加,并且2002年M2是GDP的1.3倍。日本的失业率,多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仍然寄希望于通过进出口而不是内需来恢复经济增长,是日本至今未能恢复元气的根本原因。
发展经济的前提是让国民先有钱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日本国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如果没有这个计划,不会有之后的经济奇迹。所以,发展经济的前提就是得先让国民有钱,这是经济循环的起点。
技术进步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必须也一定是由日本的教育投入来奠定基础。日本因此在经济起飞阶段以很低的外贸依存度和不超过经验水平的投资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依靠技术进步平安度过1971年的升值和石油危机,并在第二次的石油危机中拔剑四顾,笑傲江湖。
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关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日本学者Nakamura在他的《战后日本经济》中指出,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出口,而是投资。从1952年到1970年,日本私人投资的数字增长超过10倍。
内需就像老婆,虽然时间长了,你很可能会有左手握右手的感觉,但如果你移情别恋闹离婚,就会发现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家庭危机乃至事业危机。外需就像情人,你可以有,但一定要坚持“家里红旗不倒”的原则。
成也“内需”败也“内需”,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就莫怪他人为日本国“周年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