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正文
  • 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怎样走上发展“快车道”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4-11-02 14:25:57
  •   文/戴郁玲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多层次化。在此背景下,城市定制化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应运而生,恰到好处地成为基本医保体系的重要补充。这一创新举措对于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

      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是政府指导、政策支持与商业保险有机融合的产物,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全面、便捷以及经济实惠的医疗保障。其核心特征在于具有普惠性、灵活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普惠性是指惠民保强调低门槛、广覆盖,不设年龄、职业或健康状况等投保先决条件,所有参加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都可投保;灵活性是指允许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保险方案,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创新性是指惠民保在产品设计与理赔服务的持续优化上,推出“一站式结算”“直赔服务”等举措,有效提升理赔效率,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商业保险在此背景下逐渐发力,而惠民保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能有效满足居民在医疗费用方面的多层次需求。其低参保门槛的设计,使得许多难以被传统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也能够获得医疗保障。同时,其保费较低,但提供的保障内容却相对全面,这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参保负担。此外,随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提供一站式结算、直赔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更进一步提升参保人的使用体验。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经成功推出了263款惠民型医疗保险产品,参保人数高达6000万,保费收入共计超过98亿元。例如,2023年5月9日,深圳面向全市医保参保人推出了“惠民保”,不仅覆盖医保目录外的高额医疗费用、高价自费罕见病特效药品以及“港澳药械通”中的部分药械,还新增5项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了保障内容的全方位升级。

      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存在的短板

      参保率低以及存在逆向选择风险。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遭遇的困境在于,它对年轻人、健康人群的吸引力有限,致使参保人群倾向老年人和已患病群体,这种结构不仅加重了赔付负担,还削弱了产品的可持续性和整体吸引力。低风险人群在首年未获得赔付后,次年的续保意愿就会明显减弱;而持续投保的非健康群体如果续保,则可能引发“死亡螺旋”式的财务困境。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城市的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的参保率不足15%,且在2022年到2023年期间出现了大幅下降。

      实际保障功能尚且不足。首先,惠民保受医保目录的限制,其报销范围主要局限于医保目录内的费用。对于医保目录外的费用,通常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得到报销,这导致很多患者仍需承担高昂的自费费用。其次,该类型保险的报销比例不高,通常介于50%至80%之间,这意味着即便在报销范围内,患者也需要自行承担较大比例的医疗费用。此外,还存在免赔额设置较高的问题,大部分城市的惠民保免赔额大约为2万元。这意味着医保报销完剩余的费用只有超过这个免赔额,其超出部分才能用惠民保进行报销,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产品同质化严重。当前市场上的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趋于同质化,缺乏个性化的设计,这使得部分投保人难以找到最贴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同时,一些产品的定价较为粗放,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和费用水平差异,这导致在某些地区存在保费过高而保障不足的现象;在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出现保费过低而赔付风险过大的情况。

      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

      保险的发展对策

      金融机构与医保部门合力“搭桥”,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政府、保险公司以及第三方机构应形成合力,共创共建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智慧医疗+商业保险”融合模式,以增强数字化服务、特药供应以及健康咨询等核心能力。科技平台应充分利用线上运营优势,提升用户体验与信任度。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医保部门深化合作,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资金引导等措施,有效降低普惠保险的产品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此外,应加强一体化统筹运营,促进效率与质量双重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医保部门、社会组织及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普惠保险事业,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数字化赋能流程革新,打造智慧惠民保险生态体系。首先,保险公司应主动与医疗机构、社保部门和互联网企业等开展跨界合作,携手构建惠民保险生态体系。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方式,深度融合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保险保障服务。其次,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在线投保与签名,大幅简化投保流程。同时,还要引入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调整支付模式,有效提升参保率。针对年轻人,提供按病种支付的产品,既能有效缓解基金分配不均,又能遏制过度医疗,同时,还能扩大赔付范围,使年轻群体和健康群体感受到更多实惠,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参保热情。对于老年人,则要遵循医保“以收定支”的原则,稳定赔付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保。只需通过手机APP(应用程序)或在线平台即可轻松提交理赔申请,而保险公司则可以利用智能审核系统快速处理理赔案件。

      突破传统保险各项限制,“三低一宽”策略惠民利民。首先,要打破常规。如今,很多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都不限制参保人的年龄、职业或健康状况等,只要是基本医保在参保人员均可投保,有效破解了老年人和既往症群体难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难题。其次,强调低保费,通过精进产品设计、降低运营成本,并辅以政府补贴以及差异化定价策略等,让更多群众能够获得保险保障。此外,还要实现低免赔。例如,重庆渝快保将医保目录外自费免赔额设为5000元,院外特药更是0免赔,且依据医疗费用额度,设置不同的赔付比例,确保即便是小额医疗费用也能得到一定的赔付。同时,还要拓宽保障范围,不仅涵盖医保目录外自费以及院外自费特药,更要将多种重特大疾病和罕见病特定自费用药纳入其中,全方位守护民众健康。

      当前,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面临参保率低、实际保障效能有待提高以及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参保人的参保热情。因此,金融机构、医保部门等需要合力“搭桥”,同时,还要借助数字化力量,勇于突破各项传统限制,共同促进普惠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怎样走上发展“快车道
  • 坚持技术赋能推动国有企业采购实现数字化升级
  • 人工智能将带领民航经济发展进入“新纪元”
  • 数字化转型引领电力系统营销管理变革
  • 解码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企业文化价值
  • 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对员工职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
  • 水到渠成:水利经济如何激活区域发展
  • 科技创新携手新质生产力共绘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