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饶大杰江西华章汉辰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融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容易受融资问题的影响。融资担保机构作为连接融资双方的关键,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至关重要。为此,迫切需要加快改善融资担保行业的生态环境,正视并克服行业面临的各项挑战,以确保其能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这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融资支撑,激活市场活力,从而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小微企业融资具有次数多、规模小的特点,但传统融资担保模式效率低下,难以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为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见贷即保”的批量融资担保模式应运而生。在该模式中,银担双方会预先设定合作准入条件,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标准的项目直接进行批量担保,无需逐笔尽调审批。此举极大加快了业务处理速度,促进了融资担保业务的高效运作与规模化发展,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
部分金融担保公司投资有限、管理不成熟,以及风险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桥梁,虽然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自身却面临风控挑战。当前,多数担保公司主要依赖经理主观判断评估风险,缺乏有效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因此,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融资性担保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还需加强内部控制,并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确保在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同时,有效控制并管理自身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构建国家、省、市县三级融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性担保机构在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坚实的融资后盾。这一体系不仅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还促进了担保行业的稳定与繁荣。
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的措施
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融资担保机构需要强化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融资担保机构应当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被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等多维度信息,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模型,以进行精准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融资担保机构需要优化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引入再担保、联合担保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分散单一项目的风险。同时,加强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构建风险共担机制,则能降低代偿压力。
融资担保机构还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担保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内部监督与审计,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举措。此外,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效率,为风险评估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多方协同联动,积极建立合作关系
在推动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中,多方协同联动、积极搭建合作朋友圈显得尤为关键。这一策略旨在打破传统孤立运营模式,促进政府、银行、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科技企业等多方主体的紧密合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参与各方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以便共同应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将为合作机制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参与方将基于共同利益,形成互信互助、互利共赢的紧密关系,共同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持续优化。此外,该类合作还将促进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满足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例如,可以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提高融资效率与成功率,为中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融资担保机构要规范自身行为。融资担保机构应当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其中,涵盖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风险管理,确保担保项目评审、审批、承保、保后管理等环节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同时,还要积极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对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此防范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此外,融资担保机构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诚信经营,以维护良好的市场信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其稳健发展。通过规范自身行为,融资担保机构不仅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风险管理结构,借力提升信贷产品与服务质量
如何完善风险管理结构并借力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是融资担保机构及金融机构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完善风险管理结构是提升信贷资产质量的基础。这要求机构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风险等环节。通过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实现对风险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对于融资担保机构而言,应积极寻求与政府、银行、行业协会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信息共享等方式,增强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信贷资产品质。
此外,担保机构还应顺应市场趋势,抓住发展机遇,借助金融科技的进步,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提高信贷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一是担保机构要深化与银行的合作,依托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拓宽征信系统查询接口,确保能够全面获取担保对象信息,共建风险防控体系。二是构建行业信息库,由担保协会引领,各机构共享业务数据,完善信用档案,动态更新经营信息,确保数据真实性。三是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掌握担保对象情况,提升担保决策的精准性与全面性。通过上述举措,不仅能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还能促进融资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坚实、高效的金融支持。
我国融资担保业历经了多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如此,但行业在体系构建、风险补偿、资金筹措等方面仍存短板。深入剖析融资担保症结,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与优良环境,对于加速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