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宏伟古田县发展和改革局
绿色经济是高质量增长的引擎,而绿色金融是其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它以支持环保产业、推动技术进步和提供经济增长为动力。为了提升绿色经济效率,需要加大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健全绿色金融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绿色金融合作,并培养绿色金融专业人才,这些举措将为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金融是指基于环境保护与治理视角,利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将资金资源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项目领域进行配置的一种创新型金融体系,其目的是运用金融政策、金融技术和金融工具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金融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由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为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快速扩张而推出的信贷政策。在此政策下,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环保表现,为环保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和更高的授信额度,对污染企业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并限制其贷款规模。
绿色证券。绿色证券涵盖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如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旨在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壮大。在此制度下,企业必须达到由相关部门设定的环保准入标准,并通过环境绩效评估,方可获得融资资格。
绿色保险。绿色保险专为因污染事件对第三者造成损害而承担赔偿责任设计。作为环境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绿色保险正处于发展初期,与其他保险相比,参保企业相对较少。
绿色金融具有以下特点:
环保性。绿色金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在投融资决策中着重考虑环境风险、回报与成本,始终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视为决策的重要前提。
协同性。绿色金融提倡金融、环保、社会与经济协同发展,强化企业环保责任,将绿色产业做大做强。
政策性。政府需出台金融政策支持绿色金融,监督绿色资金与资源使用,为绿色金融业创造良好环境。
创新性。绿色金融较传统金融更具创新性,要求金融机构考虑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助推绿色产业迅速崛起。
绿色经济基于传统产业,旨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是满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推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增长模式。绿色经济效率则衡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配置所达到的最大绿色效用,涵盖经济、生态及资源效率。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此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节约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绿色技术以及政策支持等,它们共同为绿色经济铺就稳固根基。
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模式引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问题,使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害所在。绿色经济作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形态,其大力发展及效益提升,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推进经济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为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以充分发挥其在绿色经济效率中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提供资金支持。在政策导向下,金融机构正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业务,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产业,并对污染行业提高贷款门槛,以限制资金流向。这激励了污染企业转型,引入先进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满足绿色金融的行业要求。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效应显著:一方面,为环保企业提供绿色资金和优惠利率,助其研发清洁技术、更新环保设备,降低筹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大规模资金支持吸引更多企业向绿色产业转型,提升产品质量,减少污染排放,有助于不断扩大绿色经济规模。
优化资源配置。绿色金融政策有效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使资金从高污染、高排放产业转向绿色行业,优化了资金配置效率。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的倾斜,绿色环保产业获得了强大的资源保障,推动了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大,同时降低了高污染产业的资源环境损耗。目前,绿色金融为绿色环保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更多资源,为绿色环保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提升了绿色经济效益。
驱动技术创新。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纷纷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良。然而,这一过程中所需的融资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生产成本,使得许多企业对绿色产品生产望而却步。绿色金融服务的发展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多资本支持,减轻了企业在清洁生产、治污技术、绿色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前期资金压力,从而激励了更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强化企业监督。金融机构在绿色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承担着监管职责。一旦融资企业获得绿色资金,金融机构需实时监控并确保其专款专用,防止企业将绿色资金挪用。监管内容包括:一方面,证券市场负责监督上市企业的绿色环保生产情况,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环保信息,并确保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绿色环保规定;另一方面,银行则负责监督贷款企业的绿色资金流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环境友好型生产等方面。这种多机构联合监管模式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金融发展中
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加大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绿色金融的发展与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政府应根据当地绿色产业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绿色金融政策,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提供政策保障。具体建议如下:
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地方政府应建立绿色信贷水平监测评估体系,定期评估本地绿色信贷规模是否适宜,防止规模过大或过小。在了解本地绿色信贷水平后,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绿色信贷规模,确保资金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本地绿色经济的持续发展。
完善绿色证券法律法规。政府应充分利用绿色证券的功能,完善相关法规,强制上市企业加强信息披露,同时支持环保和优秀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这些有益于绿色发展的企业。相关部门应适度降低绿色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门槛,特别要扶持新能源等绿色环保型企业发行绿色证券,从而提升绿色经济的质量。
完善绿色融资政策。政府应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推出相关政策以促进绿色融资工具如绿色租赁、绿色保险和绿色担保的规范发展,并激励保险公司推出更多创新的绿色保险产品,持续提升绿色保险服务的质量。通过这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进而稳步提高绿色经济效率。
健全绿色金融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时,应充分认识到绿色技术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绿色金融资源向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倾斜,从而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具体建议如下:
健全绿色金融审核机制。政府应发挥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要求金融机构在审批绿色信贷时优先考虑绿色、生态、低碳及技术创新类项目,并简化审批流程,以减轻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压力。同时,金融机构应提高污染企业获取绿色信贷的门槛,从而推动其向环保企业转型。
健全绿色信用评级机制。政府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信用评估体系,要求企业在申请绿色项目融资时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以确保投资人能准确了解项目情况,从而降低绿色项目投资的风险。
健全绿色金融服务机制。金融机构应根据绿色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经营特性来制定信贷审批机制,确保绿色证券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同时,构建包含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在内的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为这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促进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发展。
健全绿色投融资绩效管理机制。银保监会应定期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进行考核评估,将绿色投融资信息披露和绿色项目投资占比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并对考评成绩优秀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支持,以此激励和带动绿色经济效率的不断提升。
推动区域绿色金融合作
现阶段,沿海厦漳泉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较为迅速,而山区地区则相对滞后。为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提升绿色经济效益方面的最大潜力,应积极推动沿海厦漳泉地区与山区间的区域协作,并加强各区域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具体建议如下:
一方面,沿海厦漳泉地区与山区应强化合作,共同发展绿色金融。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绿色产业特点,完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利用绿色金融的推动力,促使更多企业转向绿色环保生产模式,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各区域应致力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并围绕此目标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绿色金融合作环境。此外,各地区要落实减税降费、纾困惠企的财税政策,特别是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项目的财税政策倾斜力度。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绿色金融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的绿色金融信息共享,为优化绿色金融资源提供信息支持。此外,各区域还应着力打造绿色金融数据统计平台,以快速准确地统计各项绿色金融数据,精准识别需要绿色金融支持的企业,并为其提供定制化的绿色金融服务。这将有助于将绿色金融支持转化为企业实际的绿色生产力,提高各区域的绿色经济效率。
建设绿色金融人才队伍
绿色金融人才队伍是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关键因素,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为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具体建议如下:
其一,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绿色金融理念教育,通过组织学习绿色金融政策,使员工掌握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提升他们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
其二,金融类高校应增设绿色金融专业课程,并加大实务操作和实践培训的比重,让学生系统掌握绿色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为绿色金融持续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绿色金融在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向绿色低碳项目倾斜,绿色金融能够驱动绿色技术的持续创新,并激励企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绿色生产模式转型。这将有助于不断提升绿色经济效率,推动绿色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