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电锐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文/梁泽源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电力工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其他行业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电力行业为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由于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等石化燃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大气污染,危害了全球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中国煤炭电力能源分布主要在中西部,而电能消耗市场主要在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导致电力供需的错位。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让电能具备低氮、低碳以至零碳,不仅是国家的目标,也是相关从业者的责任。
北京国电锐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洪模,就是一位在低氮、低碳、清洁能源等零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他深耕电力行业多年,非常重视电力行业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创新,他成功降低了煤电企业的氮氧化物产生和排放。同时,他还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新型液流储能装备,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有助于解决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弃光弃风问题,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瞄准清洁能源赛道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力大刀阔斧改革的关键期,从最大水电站的建成投产,到核电厂工程动工,再到出台电力工业改革政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电力工业正式复苏,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朱洪模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与电力行业结缘的。作为一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才生,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朱洪模进入电力国有企业工作。
在许多人看来,他是找到了铁饭碗,但朱洪模并不满足于稳定的工作和按部就班的节奏。在这场行业的巨大变革中,朱洪模意识到电力工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滋生一系列问题,比如煤电发电时燃烧的煤炭导致环境污染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聚焦于一个领域,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弥补行业发展中的不足。
在电力行业历练和沉淀了多年之后,朱洪模决定自主创业。2004年,他成立了北京国电锐新科技有限公司,自此,他将精力聚焦于清洁能源。他首先着手解决燃煤机组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企业的弃光弃风以及随着不稳定电源在电网中的占比提高带来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逐渐凸显,朱洪模的创业旅程也由此开启。
研发电厂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洁净技术
新世纪初期,随着电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火电、水电、风力等多种发电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力结构的调整使得电能需求量持续增长,但火力发电在当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大量燃烧煤炭的过程中无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解决燃煤机组发电的污染问题,是行业的共识。朱洪模在创业之初,就将重点业务放在了燃煤处理方向。为了提高燃煤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朱洪模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稳燃、环保的直流煤粉燃烧器的制作方法,并成功申请了专利。该系统研发成功后,有效降低了煤炭在高温环境下燃烧时产生的氮气排放量,从而极大降低空气污染,从源头上扭转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有效避免了酸雨等次生污染问题的发生。
为了让研究成果及时实现科技转化,惠及更多发电企业,朱洪模与中石化上海外高桥石化自备发电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后期企业经营中,将该技术向电力系统相关院所大范围地推广,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研发清洁能源液流储能装备
长期以来,电能储备一直是朱洪模关注和实践的重点。众所周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依赖于“风”和“光”,但风和光都是不稳定的,而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稳定的电源,风力和光伏发电对于电网来说被视为“垃圾电源”。如何将这种“垃圾电源”变废为宝?电力系统穷尽了一切办法。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占比的提高,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仍然难以确保全额消纳光伏和风电。因此,大量的风电站和光伏电站不得不选择放弃大量风能和太阳能,导致这种清洁能源白白浪费。
一边是电力能源的短缺,一边是大量清洁能源的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就需要利用大规模的储能系统,将电能以各种形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将其释放出来。因此,电能的存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充分利用的重要指标。朱洪模团队研发的液流储能装备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在朱洪模的带领下,公司技术团队经过潜心钻研,成功研发出了液流电池中的关键技术,并已申请专利。这种电化学液流储能技术由电堆、电解质、液循环系统及控制管理单元等组成,具有安全、稳定、使用领域广及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目前电站级新能源储能中的一种优秀技术。该产品能够有效调节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从而确保源网荷储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减少对清洁能源的浪费。在电力系统中,该产品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电力的平稳输出,并有效调节发电与用电的时差矛盾。因此,该产品不仅可以在各种规模的电力存储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可以在电网调峰、提高电网稳定性和保障电网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能源储能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正在形成,但国内拥有液流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面对储能领域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朱洪模显然走在行业前沿。他坚信,他的技术能够确保清洁能源的充分、安全利用和长期稳定运,为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