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颖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开年之后,我和经纬生态、亿万创业营的创始人们有了更多更高频的线上线下交流,我发现很多公司都在积极地追节奏、赶时间、跑业务,但在融资这件事情的复杂性上的估量不足。
我把自己和他们交流时达成的核心共识整理了一下,目的是希望能对所有创始人的融资工作有一定帮助,最好能直接促进融资成功率的提升。毕竟,充足的资金是公司快速、良好、均衡发展的基础。
过去的模式是,一些发展较快的公司首选一般都是美元基金,也习惯了其金额较大、决策相对简单,只要在国外有对标公司,融资就会相对容易。但当下的融资环境,尤其对一些卡脖子的科技类公司来说,主要的资金来源在变化。
这些公司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深耕,产品有了迭代和延展,需要有新的融资进入。这时候投资机构、资金的组合跟之前会有很大不同,会有更多的产投、国资和人民币。这时我们需要从以前融资习惯中走出来,思考这些投资人和资金方的诉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承受力。主要是对风险的承受力,对估值的承受力,以及对未来上市空间的承受力。这些会体现在对条款的严谨性,对回报、上市时间表的准确性,对资金安全的保护性(可能是回购要求)等具体细节上。这种变化是整体外部环境变化后的必然,需要提前适应并有所理解。
战略诉求下的协同发展机会。如果要拿产投的钱,创始人就需要有前置的认识,即在自身发展壮大之后,很大可能会面临资金方出于战略意图的诉求,需要深层次提前思考。同时,如果要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创始人也需要学习当地经济转型、科技赋能提升的规划,让自己的公司获得更多潜在合作共赢的机会,比如一揽子资金的支持(股权、信贷),政策引导等。
实事求是地坦诚沟通。不要在沟通中有任何夸张、虚构、放大,但凡有不实,即便获得了支持,一旦结果不理想,过程中有些起伏,一定会面对非常大的压力。如果是经纬投资的公司,地方政府向我们咨询,我们也一定会如实相告,因为我们也很珍惜自己的诚信和羽毛。
应对这种变化,一个可能的方法是把更多时间投入在和上述机构或资金方的沟通当中,认真了解诉求,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有效匹配。这是一个对自己融资策略迭代的过程,只有保持认知更新,才能有较好的结果。
过去几年,因为抓住了风口,融了很多钱、估值比较高的公司,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把自己的估值做实。如果公司和实质估值之间的差距过大,账上也有足够的钱,就先不要融资,抓紧发展公司,弥合差距。如果差距很大,账上没钱需要融资,那就要客观务实一些,一切以融到新钱为导向。
在这一导向下,创始人需要在取舍中找到平衡点,既能融到新钱,又要能得到老股东的支持和认可。取舍需要担当、格局、胸怀和对延迟回报的自信。对新钱要在估值上有所谦让,对在高位投资的老股东要有一定的稀释。
此时的格局体现不仅可以获得新老股东的支持,更可以在公司渡过难关、发展向好、证明自己之后,有足够的底气通过各种方式拿回自己的超额回报。
一些认为自己离上市不太遥远的公司,不论是人民币架构,还是JV(中外合作创业投资基金)架构,或者是纯美元的VIE(可变利益实体)架构,都需要更加系统地重视整个生态链里的中资投行、审计、律所。不管最终选择到哪里上市,创始人和公司都需要一群了解你,你也足够信任的中资机构生态伙伴陪伴着一起成长,帮助公司在各个专业领域查漏补缺。
这件事不能临时抱佛脚,要从相对早期就建立有效交流,提前铺垫,否则到临门之时,最优秀的中资机构们也会面对很多优秀公司的选择,这种因为不预则废而导致的卡点最让人无奈。
最好的融资时机是你不需要钱的时候,这点不需要深度解释。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在你资金充裕不那么需要钱的时候,你去跟投资人交流,去做一些软融资的铺垫是最游刃有余的。因为这时候你的心态最好,你的节奏感和想法都会处在最舒适的状态,大家都不急,反而可能取得更好的平衡,为后续的融资打好基础。
虽然我知道自己确实是出于对创始人有帮助的角度罗列了这些思考,但一定会有人觉得,会不会有立场偏颇?这都没关系。我也建议大家最好找自己信任的,比自己早几轮融资的公司,特别是在顺境、逆境都融到过钱的公司的创始人们去聊一下,了解他们的实际经历,足够信任的话还可以聊聊条款、细节、时间取舍等,从他们的实践中再总结一些适用于当下融资环境的策略,或许也会对我上面所述有所印证。
在当下的大环境变化中,我们对融资的认知都需要有所迭代,至少要在精力分配上有更多的投入,避免陷入经验主义错误或惯性误区,让自己和公司有更柔和的适应与更前置的应对。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