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北京赛特商场开门营业,当时的“开业大挤”至今仍被人们称道。赛特的商品总结起来就一个字:贵。很多人揣着几个月的工资,买不起一件衣服,进赛特买过东西也成了“有面儿”的象征。2020年3月,这家曾经创造了北京商界多个“第一”的高端购物中心宣布闭店,一代人的记忆也随之关张。
北辰购物中心曾是北京北部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最赚钱的购物中心,年收入最高时达12亿元。从2012年开始,北辰购物中心业绩开始下滑,到了2017年半年的营收只有8000多万元。2018年,走过了17年的北辰正式闭店停业。
2021年11月,在广州经营了25年的王府井百货闭店;2021年12月,经营了15年的摩登百货(原海珠购物中心)闭店;2022年2月,经营了16年的新世界百货成都店闭店……
很多人认为,电商的崛起导致线下百货零售业哀嚎一片,但现实是:同样位于北京,与赛特相距5.9公里的SKP,2021年以将近24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全国销售额第一,平均每日销售额约6600万元。紧随其后的武汉光谷世界城年销售额208亿元,南京德基广场202.8亿元,北京国贸商城202亿元,上海IFC185亿元。
这真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到底赛特、北辰做错了什么?而skp、光谷世界城、德基广场又做对了什么?
不少企业在增量时代,由于享尽时代红利,它们发展迅速;进入存量时代后,这些“虚胖”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其本质是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基因。
同为购物中心,甚至都定位于奢侈品,赛特和SKP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2018年,SKP重新装修后在每一楼都开设了自有买手店铺SKP SELECT,不仅能够依托于前期SKP积累的顾客,又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经营成本。此外,SKP精准地抓住了目标客群的消费喜好,其推出的周年庆活动成为消费者的购物狂欢日,北京SKP曾在周年庆创下单日销售10亿元的纪录。SKP通过会员制牢牢地同顾客建立了稳定关系,并通过策展活动以及SKP-S等新店,进一步拓展年轻客户群体。即使营商环境改变,即使面对危机,SKP也稳稳站住了脚跟。这一切都要归功于SKP在传统百货生态基础上的转型升级。
电影《怦然心动》里有一句台词: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可真相不过是,那些住高楼光万丈的人,只是将一身锈,安稳地藏好了。
住高楼、光万丈的人,很多并不是天生的。他们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想尽各种办法咬牙坚持自己的梦想,直到成功。每个不想错过未来的企业家,都应该到风口的源头上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只有捕捉到明天的风向,才能不被时代落下。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