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就是参禅悟道
主持:郜随印 陕西省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陕西经理人俱乐部理事长
嘉宾:蔡苏昌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西安MBA学会理事长
李 刚 西北大学博导、陕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杨建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王国庆 西安丹尼尔集团总裁
包小卫 西安MBA学会副理事长、中外名酒城全国运营机构总策划
吕宣君 陕西传统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君氏(北京)咨询管理机构董事长
众所周知,管理者的培育与成长不在于方法,而在于观念,不完全靠勤奋,主要靠的是思想。当思想被一种科学意识所主导,被一种理性观念所左右时,命运就会从此发生改变,生命的轨迹势必朝着成功的方向延伸。每个人的人生,不过是受自己意识观念的支配,是一个验证自己设计规划的实践过程,当此全球经济低靡之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观念和思想来支撑,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管理和经营?
>>方圆管理论坛
主 办:西安MBA学会
陕西经理人俱乐部
协 办: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陕西省工商管理学院
支 持:宝鸡机床集团公司
陕西凌云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兰溪科技企业集团
西安达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太白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四菱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国礼名酒管理公司
陕西传统文化发展公司
君氏管理咨询机构
>>西安MBA学会
西安MBA学会是在陕西很有影响的几位企业家倡议发起,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所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和陕西工商管理学院的鼎力支持下,成立的社团法人组织。学会有省内外30余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投融资专家、国际咨询管理专家成立课题研究组,已发起企业和7所高校经济管理学院为理事单位,吸收成长型企业家和MBA学员为学会会员,以整合智力资源、策动管理实践为己任,架起学院与企业、企业与MBA学员、企业与社会沟通发展的桥梁,为管理专家、学者、企业家、管理决策者进行社会实践和管理服务。
理 事 长:蔡苏昌
副理事长:程勉贵 张平祥 郜随印
金洪祥 武润奎 候仲平
吴晓康 吕宣君 包小卫
企业管理的方与圆
主持人:整合资源、传递智慧是我们西安MBA学会和陕西经理人俱乐部永恒的主题,本次方圆管理论坛的主题是:“企业管理就是参禅悟道”,这一主题是从前几次方圆管理论坛后MBA会员提出的建议中疏理出来的。这个主题很宽泛,但我们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可以是管理体验、细节、禅悟,也可以是经营思想、理念、策略。“方圆管理法”是蔡苏昌先生在担任国营大型企业厂长时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也是他给社会的一大贡献,2003年蔡先生获得了陕西省企业成果管理一等奖。蔡先生,您能说说您是如何认识今天的企业管理的吗?
蔡苏昌:如何管理好企业?这似乎已成了业内人士永恒的话题,出题的、解题的林林总总,不少人解答得也很有见地,但当别人照方去实践时,效果却不一定好。我是个企业管理爱好者,也是实践者。我的感悟是:企业管理是科学,是一门学问,而且是“很深”又“很浅”的学问。“深”到任一管理理论或实用方法,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去实践,或同一人在相似的环境去实践,结果总难预料;“浅”到中国遍地都是各类厂长、经理在做管理,不少人还能谈出一二三,似乎管理极易,易到了只要是厂长,曾经成功过,都可以被称之为“企业家”。
然而,在“深”和“浅”的尺度中,“好”与“差”的距离之远又非一般人可以感悟,大概“企业领导者”与“企业家”的差别就在这里了。
对优秀的企业家而言,管理企业既要悟理,又要实践。有时需要沉稳,有时需要简洁、明快,无论多大的难题,他们总会有恰当的应对之策。即便如此,这些人经营企业的结果也总在“成功”或“失败”之间交替。成功者似乎懂得了企业管理的真谛,殊不知,稍有闪失,哪怕一念之差,失败又会随即而至。所以,危险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刚领略了成功喜悦的企业管理者。诚然,成功对有韧性的失败者而言恰是新的起点,希望就在于通过反思失败而产生的正确应对之中。就像方程X+Y=Z的求解,始终在假设和应变中方有答案,假设是条件,应变是对策。{分页}
如果要将企业管理用简要关系式来表示的话,在我看来,亦可以表示为:
内部(制度+文化)+外部(环境)→客户需求
用方圆表示可为:
内方+内圆+外圆→目标
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企业管理的平衡方程。极简单的关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公式”,因为你很难对三个变量进行数字式的度量。
当企业某一目标设定之后,要努力去做,不仅仅要做到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还要做到内外兼顾。策略应对中的刚与柔也就形成了“方”与“圆”,形成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和应变文化。三个变量之间“度”的不断匹配组合就导致了企业新目标的不断实现。
这里 “外圆”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和应变策略,特别是适应环境的能力,需要韧性、挤劲、毅力和良好的心态,企业培训人力资源的着力点,当先以此为起点。“圆”有顺应的含义,也有被动顺从的意思,但其积极意义更在于体会“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内方”,是指企业机制、规章制度、评价规范等执行策略。一般企业做到制度全面系统并不难,难的是在全面系统之后的化繁为简,即做到简单、实用、有效。“方”是纪律,体现的是制度化生存。“方”到何“度”为最有效?日本人、西方人各有不同的价值观,日本人讲无情管理,讲绝对服从,西方人讲究按规则办,各有成功之范例。虽有不同侧重点,但均视制度建设和实施评价为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无此认知便不可妄言企业管理。
“内圆”,是指制度不完善或管不到的地方靠企业文化去补位、调整。内部管理“势”的形成,领导者个人魅力之体现,不在“方”而在“圆”。“内圆”的基础是对人性和市场规律的理解和认知。譬如,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和、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西方文化中承认个人利益,崇尚自由发展,鼓励竞争的价值观,均是“内圆”的理论依据。
“外圆”的侧重点在适应和应变,“内圆”的侧重点在培训和引导,“外圆”有被动的成分,“内圆”则可主动去实行。
“方”与“圆”,即刚与柔,方有形,如骨架;圆无形,如空气,无处不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其间尺度把握得好,则可形成无真空管理,也便达到了企业管理的高层次。
主持人:有一本在管理上关注度颇高的书叫《细节决定成败》,不知各位看过没有,蔡先生,您觉得这本书的观点和您提出的方圆管理法有何异同?
蔡苏昌:管理是相通的,基本的道理大致差不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强调的重点有差异。细节决定成败,是强调执行力,讲到了管理的关键点上。对管理者而言,一是要站得高,二是要落得实,所以执行力非常重要,我赞同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而方圆管理法讲的是管理中储要素的平衡关系,也就是“制度+文化+企业家人格魅力”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制度强调 “简单、实用、有效”的特点,文化突出“创新、自然、包容”的内涵。而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应是现今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只要企业领导做到“坦诚、忠诚、言出必行”就一定可以透出人格魅力,从而能使制度有执行力,文化才会无处不在,也就做到了无真空管理。
管理空间无限
主持人:曾经有人说,作为管理者只要想做事和愿做事就极有可能成功,因为管理无处不在,细节决定成败,管理空间无限。杨教授,您觉得这个说法正确吗?您有没有与之相关的一些经历或者感触?
杨建军:我先讲一个我自己经历过的故事。5月的一天下午,我完成了当天的调研任务,打车从西安高新区返校。由于天气十分炎热,我身心疲惫决定提前下车,顺路走进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坐下来凉快凉快,顺便也清理一下今天的“收获”。坐在店里,自然少不了花钱买杯饮料,这恐怕是可以拿出手的“最低”消费了。不经意间,桌上盘子里的一张纸上面的几个字吸引了我:“规律生活更健康”。我边喝饮料边读着其中的内容,大概有三条:一是规律起居好,大意是每天11点前睡觉,早上7点左右起床,中午休息15到30分钟,符合人体生物钟的健康作息安排;二是运动不可少;三是经常有微笑,是说当面对工作上的疲劳与困惑时,通过与朋友、家庭成员的交流,好心情自然就有,这利于保持健康。看完这段并不起眼的文字,职业习惯又让我“胡思乱想”。
先不说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否一定科学,单就温馨的提示,也足以让人感觉到服务的亲切和满意,至少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提示所反映的建议你大概也不会不相信。在劳累之余能享受到这样的温馨服务,难道你不觉得更亲切周到吗?是的,在喧嚣和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奔波,无论这种忙碌是否有结果,但少不了压力,都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各种挑战,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又如何应付这些压力和挑战呢?而要想有一个健康体魄,规律生活是非常必要的。这些近似大白话的道理不是人们不明白,而是我们会因各种理由忽视它,如果有人能够经常提醒,谁又不愿意身体力行呢?我想的更多的是,店里能够这么做,其实并不费事,只要你想到就能做到,关键是你想了没有,又去做了没有。
陡然间,我似乎明白,为什么肯德基能够遍布全球而兴盛不衰.当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企业经营的案例时,动辙就是战略、流程、组织、国际化等,其实我们往往忽视了很容易做到却没有做到,也没有做好的细节管理。管理的空间很大,服务的内容很多,顾客在享受物质快餐时,又收获了精神快餐,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各行各业,我们那么多的企业,在管理上,特别是在服务上要做的事情很多。当我们抱怨由于体制原因而对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无所作为时,当我们抱怨缺乏国际化人才而无可奈何时,当我们对企业的战略规划绞尽脑汁时,当我们费劲心思致力于制度建设与设计时,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些非常简单而又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
时下正流行一种观点,叫“细节决定成败”。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但它至少揭示了一些真理,在重大问题解决以后,剩下的不就是细节吗?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作为一个组织的中高层负责人,其实只要你想,你就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并且很可能做到让人满意,而这些事情往往并不复杂,特别是服务业,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替顾客着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比如,当你一个人在机场等飞机时,有时会觉得无聊,机场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娱乐服务;当你在医院打点滴时,能否给患者提供一些简单的书报杂志,以供这些人消磨时间,类似可做的事情有太多。
肯德基不愧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呢?是想到了没做到,还是压根儿就没想到,不管是哪种情况我觉得都不是理由。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不仅要想到而且要做到,不仅要做大事也要做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就伟业,完美细节,向无限的管理空间要效益。
企业家要善于经营存量
主持人:10多年前,面对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上亿元亏损,丹尼尔集团将西安城内的中山门改造和城外东西窑坊改造两个项目联动开发,取得巨大成功,被称为存量经营战略的发端。今天西安丹尼尔集团总裁王国庆先生也来到我们的现场,王总,请您谈谈您这方面的看法,相信对于共克时艰之下的企业会有很大帮助。
王国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用大钱赚小钱是蠢材,拿小钱赚大钱是人才,不拿钱赚大钱是天才。我不知天高地厚,再加一句话:如果不拿钱能赚大钱是超天才。
很多人认为存量是相对于增量而言的,但我认为,所有闲置和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以及有碍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形态皆为存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物质形态而言,存量就是研究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存量无处不在,存量包罗万象。
经商办企业需要有朋友,更要有敌人,朋友只能给你呵护,敌人却让你在逆境中成长。所以,不要抱怨环境,危机时刻不能只看到危险的一面,也要看到机遇的一面。10多年前,丹尼尔的情况和如今许多企业是一样的,我们就是靠经营存量才有了后来的增量。
做企业要有政治观,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同样,企业还要有经营观,要用最少的资本博得最大的资源。{分页}
时代呼唤陕商精神
主持人:当“晋商热”在神州大地不断升温,各种著作、小说、电视剧层出不穷,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大浪之际,我们很高兴地看到,陕商研究奋起直追,那么,陕商精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新陕商又有什么启发?下面我们有请陕商文化研究中心李刚主任来谈谈他对于陕西商帮精神的见解。
李刚:“陕商草根文化”的精髓是“诚信厚重”。历史上的陕西商帮虽然解体了,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却是隽永和丰富的,特别是陕商长期形成的以“诚信厚重”为主要内容的“陕商草根文化”,对于我们今天发展陕西市场经济,振奋陕西人的改革开放精神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陕商草根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第一,陕西商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起的时代精神。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商人抓住诸侯对贸易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机遇,以商求富,迅速迎来发展的第一次浪潮;隋唐时期,陕西商人抓住政府实行开明政治、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的便利条件,形成发展的第二次浪潮;明清时期,陕西商人抓住“食盐开中”、“茶马交易”的政策顺势崛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商人集团。
第二,陕西商人不畏艰险,闯荡天涯的开拓精神。祖国西部高山大川,冬长夏短,生活艰苦,南方商人视为畏途,但这种艰苦的自然环境却不能阻挡陕西商人经商致富的脚步,他们上入甘,下进川,在广阔的西部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道光年间,赵熙出使新疆,走进千里戈壁,见有一瓦屋招待行旅,进店问老板,乃知为陕西三原人,年轻时随军贸易流落于此,在茫茫戈壁滩上独自生活了30多年,并娶有妻室,成为瀚海戈壁惟一的一户人家,这个地方就叫“一道泉”。
第三,陕西商人不恋家舍,锐意经营的求富精神。在自然经济社会里,恪守家园,“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常常是束缚人们旅外求富的思想阻力。与之形成明显对照的则是陕西商人郑绍,他经华山遇皇尚书女,遂婿,新婚月余,郑绍对妻子说:“我常外出,绩理南北之财,需出门经商。”其妻回答说:“燕尔新婚,没听说有离开者。”郑绍不忍心,又经月余,郑绍再次对妻子说:“我一介商人,泛江湖,涉道路,乃本分也,今天如若让我不走,心有不悦。”妻子见郑绍言之切切,只好送其上路。新婚娇妻尚且不能挽留陕西商人求富的脚步,这不正是陕西商人草根文化的精神吗?
第四,陕西商人不辞劳苦,奋志经营的创业精神。旅外行商,异地求财不知会遇到多少艰难困苦。清代乾隆年间成都的陕西商人欲修筑“陕西会馆”,却遭到当地人的阻挠,允许会馆可盖,却不许动用当地一杯黄土,以免风水外泄。陕西商人不为所动,毅然回到自己的故乡西安、渭南,经千里巴蜀古道硬是背着一口袋一口袋的家乡黄土来到四川,盖了华丽的陕西会馆。这种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正是今天我们陕西人要学习的。
第五,陕西商人恪守本职,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经商业贾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用心经营,不能三心二意。明末清初陕西商人孙豹人,在扬州做盐商,3年之间三致千金,后来一边从商一边读书,成为陕西著名诗人。康熙28年,召试博学鸿儒科,官授内阁中书衔,孙豹人坚决不赴官,他说:“我在扬州经商十余年,让我在京为官,不是令我举家饿死吗?”辞官归商,宁吏也贾,很是表现了陕西商人的商业自觉。
第六,陕西商人诚实经营,恪守贾道的求实诚信精神。厚重质直、求真务实是陕西人的性格本色,陕西商人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首先提出了按商业规律办事的“贾道”意识。明代陕西商人樊现总结他的经商经验是:“谁说经商没有天道,我南至江淮,北尽边塞,贸易有成,是天监我不欺也。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我以不欺为计,所以,我日益盛尔彼日益衰。”后来陕西著名商人康海更把它上升为“贾道”,他说:“谁不知贾道也。别人靠欺骗一岁只作一次生意,而我诚实经商一年多做几次,每次少赚一点,仍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就是遵照贾道的经商精神。
第七,陕西商人富而不奢,生活朴素的质直精神。陕西商人在扬州致富后,仍能保持秦人生活简朴的醇厚民风,淡泊自守,不为声色犬马所动。如三原商人员维新在扬州致富后,别的商人挟妓,寻欢作乐,而他却淡泊自守,铢累寸积,成就了万贯家产。三原商人梁竹亭号称梁巨万,在广陵,别的商人致富后,高屋美食,荡游娼家,而他却居住在仅容一身的狭屋之中,自洗衣服,每天仅食一鲑鱼,菜无重味。靠节俭致富是陕西商人的传统美德,有这些精神力量的支撑,陕西今日经济之发展,社会经济之复兴,难道还用怀疑吗?
企业家要有大境界
主持人:一个企业的发展,最初是企业家能力的体现,但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做大做强一个企业,对企业家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的境界,企业家的境界来自于社会自然人文过程中的参禅悟道,而不是企业本身。吕会长,在您看来企业管理和参禅悟道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吕宣君: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也有同感。我从多年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感悟中体会到,参禅悟道和享受管理、经营企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刚经》就像修行人的准绳,如果你还未具有贯通《金刚经》的能力,我认为修行不但不能解脱,连学佛之路也不会走得很正。因此这本经典对修行人很重要,所以要讲解这本《金刚经》。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含意有多种,汉语的意思是智慧,智慧分为“见、解、行、证”几种。
第一是见般若:是指通过看书,听闻上师言教,也就是通过“文字般若”能够理解佛性所特有的一种智慧,对此有了理解并能融汇小大密三乘佛法的见解,就叫见般若。
第二是讲解般若,解般若是区别学者和修行者的一条分界线,解是什么?就是在见般若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对照自己的身心,融合到自己的身、口、意,身内身外以及自己的修行和日常的生活中去分析对照,这才是解般若。很多人,尤其是学者对般若和智慧有较深的研究,但只局限于“文字般若”的阶段,也就是有了见般若,却不会将经典上学到的道理对照自己的身心,更不会将理解到的道理融合于自己的生活中去。这就是见般若和解般若的区别。
第三是行般若,是指在见、解般若的基础上,将我们对照分析后发现的身、口、意不符合解般若的那部分向见解般若方向转换。应该按照见解般若的道理,脚踏实地的修持转换,也就是朝见解般若的方向努力去做去修,这就是行般若,也称观照般若。
第四是证般若,就是在见、解、行般若的基础上,按照般若的方向努力改变自己的身、口、意和一切行为后,达到了般若的真正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此时我们做到了,这就是道。所以佛说,我就是佛,我们都是佛,佛就在我们心中,我在佛心中。这就是“证般若”,也就是达到实相般若。
从中不难看出:“见、解、行、证”四个阶段,不正和企业管理是相通的吗?{分页}
营销不是卖产品而是卖思想
主持人: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产品,有产品就有销售,但在进入买方市场之后,很大程度上营销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卖思想、卖文化。包先生,您是否认可这种说法?从您多年的经验来讲,您认为怎样才能做好营销呢?
包小卫:认识营销,先要认识今天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正在经历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变为国际市场的国内化;第二、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第三、由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流通能力的竞争;第四、由产品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第五、由行业存在形式的竞争转向商业模式存在形式的竞争;第六、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第七、由直接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第八、由价格战、广告战等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竞争;第九、由对货币资本投资的竞争转向对人力资源获取的竞争;第十、由完全决定于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和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竞争。
未来人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物质需求,而且是通过物质产品来体现精神与心理需求。由于工作的关系,多年来我一直对酒的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探索。2008年5月,我和几位名酒咨询管理专家、连锁模式运营专家,历时三个月就中外名酒城的连锁发展,对名酒市场做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分析后提出了中外名酒城全国连锁发展纲要及细则,同年8月酒类行业网站www.9114.cc和名酒专业网站“中外名酒城网”相继开通营运,2008年12月北京中外名酒城开业,今年5月中外名酒城西安店的隆重开业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引起了《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中国商人》、《名酒世界》、《陕西商界》、《西安商报》、《中国食品质量报》、《中国食品报》、《中国商报·陕西频道》等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盛赞中外名酒城的运营模式。
国礼中外名酒城是在全国几个名酒企业倡导支持下、依托君氏(北京)管理咨询机构和西安国礼名酒管理公司,整合酒网WWW.9114.cc、中外名酒城网和《中外名酒城》专刊等行业网络媒体优势,以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为核心,创建全国名酒连锁商城。在全国以省会城市为主体打造100个中外名酒城,以地级城市为主体打造1000个中外名酒店,以地级城市为纽带在各县区专设10000个名酒专柜,在全国以省为单位发展10万VIP名酒消费引导会员(平均每省3000名),构建中外名酒直销团购大市场。
中外名酒城的运营模式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这说明了中外名酒城思想策动、整合营销的成功。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与营销水平的初级阶段形成了巨大反差,给整合策动营销提供了巨大空间,如果我们能以消费者的需求来研发产品,从竞争角度找到自己产品成长的支点、卖点,从市场各个环节打造各自的利益动力,将营销当成一项思想性、战略性的战争去运营,就能创造出让市场感动的营销业绩,企业也会因全新的营销体系模式创造新的辉煌。
未来中国是一个营销思想的天堂,没有不好的企业,只有不好的营销。在现实中,可能产品还不完美,资金还不雄厚,人力资源还不完善,不要因为这些不足而犹豫,只有通过营销,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以整合资源、策动营销为主线重新定位产品,从营销的观念、思维、方法到模式体系等各个环节的创新运营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不可模仿、复制的营销思路。
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创新工程。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市场竞争的焦点已从传统单一的工厂车间转移到一个高度复杂的大脑,今天的营销已经不再是一场产品战,而是思想战。衡量一种战术的真正标准是看你是否拥有一种意识来驾驭你的产品,与消费者有效沟通思想是一种新的资本。
营销不单是卖产品,而且还是卖思想。营销主张卖点、理念、风格、设计、模式、传承,产品只是载体。为了卖服务而卖产品,从消费者角度理解服务,营销的根本服务是争得顾客的心,让顾客满意。
营销的本质是争夺消费者的心智和大脑,而今天的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渠道战,使产品到消费者大脑的交通已经堵塞。有创意的产品营销广告,除视觉的刺激外更有心理的触动和感悟,她可看、可读、可品、可思,可一眼记住、可回味把玩。当我们把文化当做道具去包装商品时,商品就有了性格和底蕴,当我们用营销理念包装文化景物时,就有了大唐芙蓉园、丽江、长恨歌的市场价值。
认识与观念的变化,带动着市场的变化,不同文化层面的群体,带动着不同层面的市场,认识和观念在轮回,而轮回的终极是回归自然、回归个性。个性、自然、品位是人们的本能追求,而人性诉求又是市场设计的最大亮点和卖点。
企业未来的营销,是基于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后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从消费者角度来研发设计产品,以独有的人文内涵赋予产品灵魂,产品因有灵魂而形成自己不可模仿、复制的文化,产品因有文化而形成老字号或百年老店。
主持人:融合最新理念是方圆管理论坛对企业服务的根本,通过论坛和管理实践活动,让管理者真正认识“人治、法治、文治”三者的联系,来研判合格的经理、企业家、战略家的关系,来体会企业管理中制度、文化、企业家人格魅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企业制度只要具备“简单、实用、有效”的特点就一定管用,企业文化只要涵盖了“创新、自然、包容”的内涵,企业就一定有人气,领导者只要做到“坦率、真诚、言出必行”,人格魅力就会自然形成。感谢各位专家、教授、企业家、MBA学员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