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有专家分析指出,“从影响和知名度来看,这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倒闭的第一案。”昨日的一纸公告,将合俊集团推向了风口浪尖。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如此大型公司的工厂,为何走上倒闭之路?
合俊在樟木头有两家工厂,员工总数约6500人;合俊在广东清远也有大型工厂;合俊是港资上市公司,在玩具界举足轻重,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这样大型的公司的工厂,怎么会突然倒闭?
樟木头合俊玩具厂倒闭
昨日中午,一家名为“阳光社区”的BBS突然挂出一张拍摄清晰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一纸“通告”格外刺眼。“阳光里出现一团乌云”,“倒闭潮席卷东莞”,公告的内容引来网友一片惋惜声。
通告落款为 “樟木头镇人民政府”,时间为“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内容则针对“合俊厂全体员工”:“由于企业经营者,经营不善,导致企业关闭。目前镇政府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尽全力解决你们的工资问题。”
消息人士透露,倒闭工厂樟木头合俊玩具厂职员前日为追讨8月份工资,全厂罢工。当日下午,已经发放8月份工资,现仍欠9、10月份的工资未发放。上述公开通告则承诺:“三天内进行处理,解决好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办公室人士处获得证实,樟木头合俊玩具厂确已倒闭。
玩具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全球经济放缓,受金融危机冲击,尽管该企业技术和规模在业内都处领先地位,但在这场广泛波及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危机面前,合俊集团同样 “未能规避行业及业务环境造成的问题。”
在玩具行业,合俊集团可谓大名鼎鼎,作为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厂的代表,其主要按OEM(贴牌加工)基准从事制造及销售玩具,包括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业务,知名代工产品包括美泰、孩之宝等。 {分页}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
有专家分析指出,“合俊集团东莞樟木头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倒闭显然是受金融风暴和次贷冲击,从影响和知名度来看,这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关闭的第一案。”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晁钢令认为,代工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
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玩具出口额前8个月虽然有51亿美元,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大幅回落了近22%。东莞的情况则更糟糕,今年上半年,东莞玩具出口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成为近年来的首度下降。公开资料显示,玩具业已经形成世界玩具生产中国占七成、中国玩具广东占七成、广东玩具东莞占近六成的格局。
一份被公开的中国海关报告指出,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都是导致中国玩具企业大规模倒闭的原因。
“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熟悉合俊集团的晁钢令教授称,这是他目前所知国内受美国金融风暴影响最大的一个企业,上半年亏损2亿港元之后,能够苦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
此前,该公司去年公告“业务展望”时曾表示,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与人工成本继续飞速攀升以及政府削减出口增值税退款等众多因素影响,来年的经营环境将继续恶劣。在今年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展望”不幸成了现实。
10月15日,合俊集团以“待刊发有关股价敏感资料的公告”为名宣布停牌。14日,合俊集团以0.08港元收出上市以来最低价。与2007年7月20日收盘的历史最高价2.38港元相比,15个月时间,股价缩水幅度高达95%!占有近40%股权的合俊集团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胡锦斌,也遭遇到资产大缩水的苦果,从最高拥有合俊集团4.267亿港元,直接缩水到1434万港元。
]{分页}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新华网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人们寄望于中国这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能够缓冲这一危机。中国能否独善其身,并延续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
中国领导层已多次对此表示信心。而中国央行一个月内的两度降息、国务院暂免利息税的出台显示,决策者对延续这一“奇迹”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海内外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前提是:中国必须找到新的动力,少一点出口和投资,多一点消费。 {分页}
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按照现在这个模式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很小,”北京的经济学家王小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要使成功的可能性大于50%,必须改变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长达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的年均增速,过去5年年均增长更高达10.6%,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王小广认为,过去30年中国的发展驱动力——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消失。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带动中国新一轮增长中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瓶颈的限制又日趋严峻。
“中国的这一轮增长过于依赖外资和房地产,”王小广说,“房地产快速致富的特性打破了整个宏观资金配置的平衡,减少了本应流向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资金。”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在专访中对记者说,中国过去30年非凡成绩的一大推动力是,由于刺激性的财税政策、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劳动者素质等因素,中国的投资及其国内融资的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
“时至今日,中国政府认为这种对工业发展的鼓励已经有点过度,这一经济扩张的模式无法持续,”高路易认为。
贫富差距的挑战也日益严峻。高路易说,中国过去10年的工业增速惊人,但城镇就业增加却相对滞后,意味着资本和工业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需求。
破解转型难题
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的中国经济,恰恰遭遇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酷的全球金融寒流。在高路易看来,中国国内的充足流动性,加上资本管制和金融市场相对封闭,有效保护了中国银行免遭全球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但间接影响则不可避免。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回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同比回落达2.5个百分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指出,中国的国际贸易依存度、开放度之高,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这么大的世界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经济增速回落不可避免,但“坏事也可能是好事”。
“外部环境的恶化恰恰暴露出中国过去的经济结构和过于依赖外贸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逼得你不得不转型了,”他告诉记者,“它将迫使中国加速从过度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变为依靠内需和投资的综合拉动。”
汤敏的观点与许多经济学家不谋而合。“我们看到了许多重要的进步,但遗憾的是,‘十一五’计划执行已至半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目标上,中国还没有迈出决定性的步伐。”高路易说。
政策配合 保持竞争优势
“中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并非易事,”高路易认为,中国决策者目前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考虑是否以及何时需要采取适度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尽管和四五个月前相比,中国高通胀和经济大幅放缓的矛盾如今已经大为缓解。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中国一直秉持的务实改革方式,即先试点、再视效果逐步推进的方法,以及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激励机制,在过去30年发挥了极大作用,将来也会持续助力中国经济改革。而今后30年,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和发展战略的又一次转变,将帮助中国延续奇迹。
王小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的现代化就像进入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冲刺阶段,没人在冲刺阶段时还能提高多少速度,更多的是保持之前积累下来的优势。{分页}
金融风暴冲击 国内基金业四大变数袭来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黑云压城城欲摧,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上周连续侵袭欧洲、亚太,似乎全球金融界都“沦陷”了。中国基金业此时也发现,其承担的角色已不再是看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正直接或间接给国内基金业带来冲击。
【变数一】 基金QDII:避险价值剩几何
金融风暴在上周席卷全球,让出海的基金QDII在风暴中摇摇欲坠,难以找出“避风港”。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最近连续出现大幅度下跌,尤其以上周三为甚。当日,日本股市大幅走低,尾盘重挫9.38%,创21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韩国股市暴跌5.8%,创下26个月收盘低位;印尼股市更是因恐慌性抛售而暂停交易,此举为8年来首次。 此外,香港恒生指数,上周三开市后便出现补跌,重挫1300多点,创出2006年7月来的新低。
“在金融危机暴发前,基金QDII普遍重仓金融行业。”银河证券基金中心海外分析师卞小宁称,“基金系QDII没有预料到金融危机会暴发的这么快,范围这么广。”
在华尔街暴发金融危机、雷曼申请破产保护之际,基金QDII的决策人也没有预料到金融危机会迅速“侵袭整个世界”,并影响到其他行业。一位QDII基金经理此前在谈及如何规避华尔街金融风险时曾表示,QDII的资产配置将倾向于新兴市场和抗跌能力强和流动性好的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
由于危机在短短几周内就从华尔街烧遍欧洲和亚太地区,相关地区股市遭遇了“自由落体式”的重创。QDII基金经理均看好的“金砖四国”市场的表现更是让人心惊肉跳。印度股市上周三一度创下两年来的新低,巴西股市盘中跌幅最大达6.3%。
基金QDII的净值也不可避免地遭遇重创。截至上周四,华夏全球当日净值为0.527元,南方全球净值为0.533元,嘉实海外净值为0.428元;上投亚太净值更是低至0.418元,而该净值已经与最低的A股基金份额净值接近。
从某种角度来看,净值下跌并非基金QDII最坏的结果。由于华安QDII基金与雷曼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或因雷曼破产而遭遇存续问题,尽管事件得到较好的解决,但该事件还是引发了市场对于QDII基金普遍担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将使国内基金QDII对自己的战略决策作出调整,重新审视产品的市场配置,以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人的损失。
【变数二】 海外风暴会否波及合资基金
当欧美金融机构因金融危机不得不寻求出售股权时,内地基金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看客,尤其是对于合资基金公司而言,金融危机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外方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以此次金融危机中亏损较大的金融机构为例,富通银行、美国国际集团和法国兴业银行、东方汇理四家大型机构均在国内直接或间接拥有合资基金公司的股权。
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高管日前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证实,监管部门已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要求合资基金公司留意海外股东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运营情况。
据相关人士介绍,监管部门要求合资基金公司要密切关注各自的外方股东的经营运作情况,并在国庆节后尽快将各自的外方股东在本次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情况,以及对合资基金公司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相关情况报告管理层。
针对基金公司外方股东目前的经营状况,上述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外方股东目前资本充足率在同行业中居于前列,并预期明年盈利。“外方股东最困难的时刻已过去了。”他进一步解释,由于外方股东提早披露公司将受次贷危机影响,因此不利因素已提前预支,公司股东目前的经营状况良好,不会对国内合作的基金公司产生不良影响,基金公司目前管理和投资均正常运转。
“外方股东的变化对合资基金公司的影响有限。”银河证券基金海外分析师卞小宁向《上海证券报》分析表示,欧美各国拯救金融机构的主要措施是国有化,政府接管从很大程度上将稳定相关金融机构的发展运行,因此对内地基金公司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监管部门对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基金业的担忧也并非多余,目前国内60家基金公司中,合资基金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友邦华泰基金公司就因海外金融危机“虚惊一场”。友邦华泰基金股东中,外方股东AIGGIC持股49%。其中外方股东AIGGIC的母公司AIG(美国国际集团)近来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加剧的影响,出现流动性问题, 一度濒临破产,此事一度引起国内投资者惊慌。
最终AIG因得到美国政府救助,且声明不会对其亚洲业务进行任何变动,这才将消除外界的众多疑虑;作为AIG国内合作伙伴的友邦华泰基金公司也及时向投资者声明,该事件对基金投资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分页}
【变数三】 华尔街人才降薪海归祸还是福
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并购、裁员、减薪,这些事无论放在哪个地方都算得上是头等坏事,但对在危机中愁眉苦脸的中国基金业而言,这却是黑云漫天的世界中仅有的“一缕阳光”。
随着QDII的开闸以及证监会允许内地基金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海外人才短缺一度成为内地基金公司发展的难题,早在去年年底次贷危机第一波高潮暴发的时候,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就开始到国外招募人才。而此次金融危机大暴发,不少大型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裁员,这给国内基金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华尔街统计数据显示,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华尔街失业者已经超过5万人其中包含数量众多华人金融人才。市场人士对此认为,由于大批金融机构或破产或蒙受巨额亏损,大批失业者在欧美地区短期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职位,由于金融行业整体不景气,金融失业者的薪水预期也陡然下降。“以前华尔街人才的要价令不少基金公司感到为难,但现在的行情完全变了,因此基金公司开始在华尔街实施人才抄底。”一位业内人士称。
就在金融危机暴发不久,华夏基金就在其网站刊登英文招聘信息,其招聘职位均要求有海外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的管理经验,包括全球市场、新兴市场、美国市场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华尔街金融危机导致大量金融人才“下岗”,华夏基金此则英文招聘信息的时点及相关职位已暗示了公司抄底华尔街人才的冲动。
事实上,一些专业招聘网站同样了解到基金等国内机构面临的人才短缺现象,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后,一些金融招聘网站已经开始为基金公司盘算起来。国内一家大型金融招聘网站在其首页设置“华尔街人才招聘专区”,对此,该网站CEO石永明表示 “华尔街金融市场不景气导致的华人回流,这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来讲,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尽管目前大家对海外人才的归来普遍持正面态度,但不得不提醒的是,此次次贷危机的暴发恰恰是部分华尔街人士的过于“聪明”所致,大量高杠杆产品的推出导致最终的崩盘。海外人才的回归可能会推动国内基金业的创新,但处理好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才是我们利用好海外人才的关键。
【变数四】 危机后遗症如何演变成疑
华尔街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危机的演进,其效应可能还将进一步显现,国内基金业或许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给国内基金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基金公司未来海外产品设计可能更多考虑风险控制。”深圳一位合资基金公司高管上周对《上海证券报》记者如此坦承。由于国内基金公司QDII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获得QDII业务的25家基金公司中,仅有少数公司产品已开始运作,其“出海”时间也均在本轮金融危机暴发之前。但在金融危机暴发后,国内基金QDII产品如何设计、如何避免海外市场风险、如何避免过于依赖海外合作方,都是当前基金公司推QDII产品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目前拟申请成立新基金公司均采取中外合资的方式,如中粮选择英杰华旗下摩利基金,平安选择新加坡大华银行,民生银行选择加拿大皇家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亦表示将申请组建合资基金公司。而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合资基金公司的一些弱点——海外金融风暴可能会通过合资这个渠道传递进来,而监管部门近期对合资基金公司的高度关注也正是出于这种担忧。因此,市场人士据此认为,监管部门亦有可能对申请组建合资基金公司采取更严格的审批态度。
以民生加银基金公司为例,该拟成立的新基金公司于2007年12月28日通过银监会审批,剩下一关便是证监会。基金法中规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在六个月内对成立基金公司申请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因此,民生加银将是未来管窥监管部门对申请合资基金公司态度的一个平台。
金融危机何时能够最终平息,其影响最终如何,尽管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迎接内地基金业的却必然是风险、挑战和机遇的共存。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