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述评>正文
  • 邓映如:做有文化的湘商

  • 责任编辑:cbmag 2008-10-08 08:00:00
  • 邓映如:做有文化的湘商
    文/枕戈
     北大湖南校友会会长、湖南文艺出版社编审邓映如有着传统文化人的儒雅和激扬文字、关怀现实的情怀,同时以资深图书策划人的身份在图书市场游弋搏击、如鱼得水,属于典型的左手从文、右手言商的文化商人,也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出版湘商。谈起湖南的经济商业史,他信手拈来,而且有着一般商人或者经济学家不一样的视角。
      “湖南人的赫赫战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湖南人别的特色,比如在经商方面的成就。”邓映如认为,湖南商业整体成就的相对较弱,并不说明湖南人不懂经商,只是相比之下没有军功与治学方面的成就,逊色于其它商业大省,以至于外人一提起湖南人就想到会读书善征战。而历史流传下来的商业人物又实在太少,不比晋商和徽商。
      邓映如以自己曾经到过的山西王家大院及乔家大院为例,那些被建筑大师梁思成感叹的“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的几千亩大院,岂是南方的小院落可比?可见那时候山西的富庶,晋商 500年的兴衰历史就包含在这些大院中。而我们传统的看法,商业还是以贸易为主,山西人当时为什么这么富裕?他们从江南采茶把茶卖到俄国卖到欧洲,专门开辟了一条商贸茶路,而湖南产茶,湖南人却不会卖茶。如果从贸易这个角度来看经商,成功的湖南人的确是屈指可数。这是一个土壤和氛围的问题。当一个地方重视读书和军功的时候,就会轻视经商,认为那是一种末流的东西。
      “湖湘文化本来是最务实的,讲求经世致用,把我们学到的东西用之于实际生活,但在商业领域里却渗透不够。”在邓映如的眼中,过去湖南的整体商业氛围不浓,惟有邵东是个例外。不过外人总是认为邵东人只会做一些小生意,没文化,是“土巴佬”、“暴发户”。邵东人虽然被称为“湖南的温州人”甚至所谓的“犹太人”,但仅仅是一个县,毕竟太小了。当温州人成功转型后,他们从做小生意做到大生意,炒房炒到全国各地跑,而邵东人却开始沉寂了:
      “九十年代邵东人到珠海搞房地产投资的时候,好多人都跟着去了,结果他们在那里摔了跟斗。他们把所有的财富,甚至把从银行里贷来的钱全部投到珠海,结果遇到房市泡沫,遇到通货膨胀的打压,他们几乎全军覆没。当然,迄今还有投资实业而成就颇大的,比如曾氏兄弟。”
      虽然比起传统的商业大省,湖南的整体氛围要差些,但毕竟也还是有自己的商业文明和历史,有过那么一段辉煌。邓映如以当年长沙的米市为例,那时湖南的米市全国闻名,北宋以降,繁盛数百年。还有药市,长沙的坡子街曾是当年几省的药材集散地。那条街,现在的人更加想象不到的是,曾经还钱庄林立,是著名的金融中心。“那时候的商业活动还是相当发达的,包括衡阳、湘潭;还有洪江古商城,你想象不到的是,那里竟然是一条通向四川、贵州的商业要道,有‘小南京之称’,也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
      湖南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商业文明,并不是商业活动欠发达,但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年后,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商业文明的辉煌,到现在反而退化了?难道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兴盛反而使得商业发展受到打压了吗?还是湖南的文化土壤不适于产生大实业家、大商人?因此,邓映如认为这才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
      “解放以后,大家都搞计划经济去了。公私合营是对商业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致命扼杀,不独湖南,全国都一样。”邓映如的伯父解放前曾在汉口有多个铺面,经营染坊、销售鞭炮等,生意已具规模,而他父亲1938年火烧长沙时抛却高中的学业逃回浏阳乡下,也开始了小生意的经营。但他们生不逢时,或战乱或政治打压,最终都归寂于尘土。“1978年以前的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评说的,但自1978以后,广东和浙江等处在沿海的地方,后来得风气之先,迅速发展起来。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什么别的地方搞得风生水起,而我们却并无大的突破?”
      邓映如提出了一个大家也许想到但没有提出来的问题,那就是当年“左”的思想影响并桎梏了湖南商业的发展,而不幸的是,湖南又曾是“左”的思想影响的重灾区。改革开放后,大家其实已处在同一的政策起跑线上。三十年来,浙江、广东那边商业迅速发达起来,而处在内地的湖南,那些自认为“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却跟不上。他们在进行观念突围的时候,湖南却没有相应的鼓励商业的配套政策,至于后面搞的“引进外资”,更多是做形象工程。当大家一窝蜂搞开发区的时候,每个市、每个县甚至每个乡都有开发区,但现在真正剩下来能产生效益的又有多少?所以,那个时候的湖南,并不是在一个文化氛围和商业层面来发展经济和激励商业发展,而更多是从政府形象和政治影响上来做脸面工程。商业一旦成为脸面工程,市场一旦是由政府下命令来搞,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也形不成良性的商业氛围。“现在湖南正开展新一轮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希望以解放思想来顺应发展大势、破解发展难题,应该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不可能去打仗、不可能以读书来定高下的当代,商业已然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湖南人重新发奋图强,也开始在各个行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那个创立金立手机品牌的刘力荣,那个发明UBS的唐末德,还有一个做IT产业的80后青年高燃,这说明湖南人在商业方面开始觉醒了。只是可惜,他们是在湖南以外的地方开拓出了一片天地,在湖南却受制于一个内陆的地缘,还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商业韬略。”
      文化决定了一个商帮的高度和长盛不衰,因此湘商的崛起在于形成一种先进的商帮文化,还必须在湖南本土形成很好的商业文化氛围:“我提出这么一个观念,真正能够把商业做大的,还必须是一些文化人。看看晋商,看他们大院里的雕梁画栋、一砖一木,就可以看出一种文化的含量。徽商的住宅也相当考究。这决不是附庸风雅、用文化来显摆的那种。我希望,所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文化人,都能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来,堂堂正正地谈商言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新的商业文明,这种氛围就不一样了。有了这些文化土壤对商业的铺底,它必然就会产生一个商业巨子的群体,有一批人终将获得突围。”
      邓映如也不掩饰他内心对“湘商”的一种担心,因为现在虽然已经提出了湘商的口号,但如果停留在表面的话,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而湖南人恰恰又是善于炒作概念的。如何把湘商概念落到实处?他说:
      从政府的层面来讲,它要给商业的发展提供最好最优惠的政策,扶持已经有成就的湘商更上层楼,而且更应当发掘有创业激情和商业意识的年轻人,使他们有朝一日也能够在商业上做出成就;
      从媒体上来讲,倡导湘商文化,使大家对商业文明的认识与社会现实有一致的认识。大力宣传成功湘商,谁在商业上成功,谁就有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作为个人,湖南人不要沾沾自喜于过去的军功、读书的成就和过去湖湘文化的辉煌,而应客观面对整个社会的商业文明发展到如此境地的形势。只有这样,湖南才能挤身于商业繁荣之地,湘商也才能后发赶超,成为商帮中的一支劲旅。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知名企业为何掉进保守型陷阱
  • 温州市工商联成功举办协会商会“两个健康”专题研
  •  投了一个多亿:看我如何把一个公司“干黄”了
  • 罗永浩:身处红海 所有努力都会被稀释
  •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导向性
  •  商学院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刘永好:最困顿的时候我差点从岷江跳下去
  • 构建人力资源预警机制,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