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述评>正文
  • 第一大商帮是怎样练成的

  • 责任编辑:cbmag 2008-10-08 08:00:00
  • 第一大商帮是怎样练成的
      文/朱大鸣
      浙商在人们的思想概念里面,是一个很会赚钱的群体,他们一般在改革开放初期,当大城市里的国有企业的员工还紧紧抱着铁饭碗的时候,他们就摸着石头过河,投身入还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萌芽的环境中。在人们还不屑一顾从事的各类行业的时候,凭着他们的智慧与吃苦精神,悄然的挖到了第一桶金子,尽管这桶金的含量不是很纯,但他们已经在四处漂泊、勤奋努力中积累了最原始的资本。浙商不但是一个地方群体,更高的意义来说他们是一个经济时代的代名词。
      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关键载体。试想,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很多农民怎么能够过渡到市民社会,农民市民化怎么能够实现?随着技术工具的发展,农村释放出来那么多的劳动力,只靠农业肯定是养不活,靠国企、集体企业也是不可能,更不可能是人人都考大学,跳出农门。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一直就不是很好。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在一个各自行业有着非常强大的国有企业下先存活下来,而后默默壮大的。
      至于民营企业,呈现我眼前的景象首先是浙商。这个被人称作第一大商帮的人群,浙商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也是中国最会赚钱的一个群体。换句话说,浙江或许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省,这一帮人具有市场化的头脑。市场作为现代资源配置最主要的手段,浙江人或许不是最早接触这个工具的,但是,却是最成功的应用这一工具武装自己,走向世界的。其中,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市场的法则被他们演绎的活灵活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他们是中国的犹太人,他们有着吃苦耐劳的顽强精神,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不进则退。
      但是,浙商也不是天生的有市场化头脑的,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不是很高,但是,早期的浙商发展模式,书本知识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关键是思维范式的及时转换。知识是具有两面性的,有些知识或许是禁锢一个人的牢笼,但是,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却是如虎添翼。知识必须和生活经验发生复杂的反应,才能内化为能力。浙商也是遵循这个套路的,早期的浙商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化的东西来指导,仅仅依靠个人经验或者模仿就可以起步了。但是,这种没有理论指导的模式,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但是,浙商明白,只有前进第一步,才可能再遇到这个问题,到时候还可以再去解决,没有人能够仅凭理论就能推算出来自己未来的困难。
      我认为,浙商的成功模式,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商场上学习经商技巧,在生产中学习生产,由小到大是一个具体实业的一般过程。这一点我觉得并非说这就是浙商的成功的特色,也不是很多实业家以及商人的成功路径,但是,浙商走这一路径是十分坚决的。其实,一个人要掌握一种技术或者掌握一个商业领域的规则,首先是在实践中模仿,在模仿中遇到困难,一般是求助于别人的经验,再后来即是寻找先例、摸清行业习俗,也即是学习潜规则和显规则,并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本领,最后,才是借助于书本理论的推理。
      这里,我没有贬低理论的意思,反而把理论放到了最关键的最后一个步骤。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也是这个模式。比如学习游泳,首先是模仿别人的动作,而后是在模仿中遇到了困境,在向别人求教。如果你要想学习的技巧更高的话,只能借助理论,因为只有了解了力学、生理学、运动学等知识后,你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别人的动作的内在意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动作。
      作为浙江人,很多人会对这段历史故事化,实际上传说也是一种开智的良方,当然是需要正确的有益的故事了。
      浙商与历史上的几个没落的商帮相比,比如晋商与徽商,他们都是官商,以权力经营商业,而浙商总体上来说,是农民和体制内的人下海兴起的商圈,算是民商。
      (本文来源于作者博客)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知名企业为何掉进保守型陷阱
  • 温州市工商联成功举办协会商会“两个健康”专题研
  •  投了一个多亿:看我如何把一个公司“干黄”了
  • 罗永浩:身处红海 所有努力都会被稀释
  •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导向性
  •  商学院要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刘永好:最困顿的时候我差点从岷江跳下去
  • 构建人力资源预警机制,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