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商业聚焦>正文
  • 生意场上两个男人间的交锋与冲突

  • 责任编辑:cbmag 2008-07-30 08:00:00
  • 生意场上两个男人间的交锋与冲突
      在所有的亲情关系里面,父子情是最深沉的感情,因为缺少女性的细腻柔美和直白表达,父亲与儿子,两个男人之间本意上的关爱,最后都容易演变成双方的交锋、苛求和冲突。
      “神童”朱磊讨厌父亲一直以来的命令式口吻,所以在父亲创业需要他帮助时,他却拒绝合作。“太阳王”黄鸣小时候常常不解父亲对自己的“狠心”,所以下海创业了也不敢据实告之,隐瞒真相达三年之久。
      时间验证一切,父爱像酒,越陈越浓。当黄鸣在父亲的激励下,事业蒸蒸日上时,当朱磊以父亲为榜样,走出事业低谷时,他们心中响起了一首动听的歌,名字就叫父亲。
     
     
    空手巧赚数千万 父子相望创天下
      在朱磊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宝贵的照片,那是他和父亲的一张合影。照片拍摄于1985年,朱磊15岁,父亲37岁,两父子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门口前傻笑着。
     
    儿子与父亲成为大学同学
      那一年,朱磊刚考上斯坦福大学,而他的父亲朱敏,恰恰就在这个学校留学,比儿子高一届,于是,相差22岁的父子俩成了同学。
      在学校里,少年大学生朱磊小有名气,走到哪都有人叫他“神童”,可朱磊觉得,作为同学,自己的父亲那才叫有名。身为父亲的朱敏很了不起,从一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朱磊父子俩当时住在距离斯坦福大学10分钟车程的一个小镇上,房子有一百多平米,外加一个一千五百多平米的院子。别说是留学生,就是当地美国人,住在这样的地方也算是中产阶级。
      “当时周围人都说我们怎么那么有钱,实际上我们不一定比他们有钱。”朱磊坦承。
      虽然住着大房子,可朱磊的父母与别的留学生一样,空闲时间都在打工,当保姆,做园丁,就连朱磊自己,也在学校的餐馆里打工,甚至连餐馆的剩饭都想着要打包带走。
      “那是自助餐形式,吃到最后都有剩菜。我记得很清楚,每天就拿一个塑料桶,把饭菜装满满一桶,带回家吃。”因为当时家里很穷,朱磊这样做能省下不少开支。
      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却拥有一套这么大的房子。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差不多值50万美金,这种事情听来有些天方夜谭,可朱敏却办到了,靠他的脑袋瓜儿挣来这份家产。
      刚到美国时,为了更好地练习口语,朱敏不想住宿舍,想去住校外条件更好的公寓,可没钱根本住不起。朱敏打听到学校附近一个房东手里,有16间公寓出租,于是他立即找房东谈判,希望成为公寓的管理人员。
      公寓的管理人员,就相当于国内的物业管理,替房东代收房租、招房客,打扫卫生等。朱敏愿意替房东管理公寓,房东不用付他工资,只要让他免费住一套公寓就行。
      结果,朱敏如愿以偿,没钱住上了公寓。
     
    空手赚得50万的大房子
      正当周围人羡慕不已时,朱敏又开始动脑筋琢磨买房子的事情。很快他又将这一想法付诸于现实,贷款17万美金买了一套加上院子总共六七百平米的房子。
      朱敏自己打工根本没攒多少钱,买房子基本全靠贷款,周围人都想看看朱敏靠什么来还贷这笔巨大数字。朱敏却不慌不忙先给自己买了一本书,叫《美国建筑标准》。
      “我在研究美国的房子是怎么造的,电器安装怎么弄?管道安装怎么弄?建筑结构怎么弄?”照着书上的标准,朱敏自己设计,自己买建筑材料,开始在院子中间盖新房子。
       “加州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木头架子。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把架子一步步搭起来,外面再钉上木板,我记得我干得最多的就是敲钉子。”朱磊用手比划着敲钉子的样子。
      朱敏一家人就这样做了将近半年,把原来的房子增加了一百多平米。然后朱敏直接把这套房子卖了。这次转手,朱敏赚了10万美金。
      紧接着,朱敏就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子,这是个更好的地段,总价值五十万。这次朱敏粗略一算,如果故伎重施再盖房子,至少能赚50万美金。
      当别的留学生还在挤宿舍时,朱敏已经在美国有了自己的房子,这笔无本生意一下子让所有的留学生、甚至全校都知道了,有一个精明的中国人名叫朱敏。
      朱敏就是这样了不起。在朱磊眼里,父亲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常有出人意料的点子,而且敢想就敢干。朱敏还做了一件让全校都轰动的事情,他揭了一个没人敢揭的榜。
    {分页}
    大胆应聘IBM项目经理
      有年暑假,斯坦福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则告示,IBM公司与学校合作的一个项目招人,技术人员很快就招满了,惟独缺一名项目经理。这个职位的要求非常高,没有人敢去应聘。           
      告示贴了三个月,还是招不到项目经理,就在这时,朱敏有点动心了,他想去揭这个榜,可又犹豫了,因为他根本不明白这个项目经理究竟是干什么的。
      IBM的这个项目,研究的是当时还没有多少人了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在当时属于高端技术。
      朱敏对电脑几乎是一窍不通,可即便这样,谁也想不到,他真的揭了这个榜。朱敏勇敢地敲开教授的门,问他是不是还要人?
      敲门的时候,朱敏满心忐忑,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看到他,教授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才来啊?
      教授什么都没问,项目经理就非朱敏莫属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学校,朱敏不仅是出了名的精明人,还是有名的好学生,门门功课不是A,就是A+,这个教授对他印象相当不错。所以,他认定朱敏就是他要找的人。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对于这次的揭榜,别以为朱敏是傻大胆,其实他心中早盘算好了。
      朱敏自己不懂电脑,但他认识一个电脑天才,那就是他的儿子朱磊。朱磊在斯坦福学的正是计算机专业,朱敏早就想好要找儿子帮忙。可一听父亲的话,朱磊却沉默起来。“就没想跟父亲一起干,不想靠他。”朱磊一直是这样想的。
      朱磊的沉默让朱敏有些措手不及。什么都不懂的项目经理朱敏本来全指望儿子,关键时刻儿子却一点也不肯配合。朱敏不知道,朱磊曾立过誓不与他合作。
     
    游泳事件产生的惧怕感
      因为害怕父亲,有一件事情至今都让朱磊记忆犹新。朱磊是宁波人,在他七岁的时候,有一天被父亲带到宁波的姚江游泳,一开始,父亲背着朱磊在江里慢悠悠地漂着。朱磊一开始还挺高兴的,什么也没多想。
      漂着漂着,朱磊觉得不对劲了,他发现父亲已经把自己带到了江中心。两边望过去,一望无垠的漫无边际。有点害怕的朱磊想跟父亲说句话,可突然之间,他发现父亲不见了。
      无助的恐慌袭击着朱磊幼小的心灵,江面上的他紧张地手脚乱动,一边拼命地挣扎,一边拼命地大声喊着救命,他觉得自己就要被淹死了。
      终于,他看到父亲了,就在几米开外,父亲正看着自己。然而,父亲好像并没有听见朱磊的叫声,他一动不动,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朱磊不停地扑腾。
      这是朱敏事先计划好的。那段时间,朱磊天天跟着朱敏游泳,朱磊很快就学会了。可因为他胆子小,必须拽着父亲的手才能游,只要朱敏一放手,他就马上大呼小叫地要沉下去。这一次朱敏下定狠心把儿子带到江中央,自己突然一沉,留下朱磊一个人呆在那儿。
      看着江中的朱磊,朱敏大声地喊着动作要领,同时不停地鼓励儿子,“你能游,一定能游好的。”不知过了多久,绝望中的朱磊开始游了起来,他游啊游,直到抓到了父亲的手。
      终于安全了,因为觉得委屈,朱磊抱着朱敏放声痛哭起来。而此时,看着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朱敏的心里却有一种满足感。
      “我希望他经历大风大浪。锻炼身体的同时,最主要是一个人的意志也得到锻炼。很多人实际上都很有天赋,但往往由于自己管不住自己,所以失败了。”可见,朱敏是位严厉的父亲。
      游泳这件事从此在朱磊心里埋下了一份对父亲的惧怕,很多时候,他都不愿意与父亲有近距离的接触。
     
    教育方式令儿子反感
      父亲提出要朱磊帮忙做IBM的项目,朱磊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过,他没说出来,他不敢说出来。对于父亲的严厉管教,不管是小时候在国内,还是长大了到美国,朱磊从来就没说过一个不字。
      当初朱磊刚考进斯坦福大学时,朱敏就首先给儿子约法两章。“一是专心学习,不能交女朋友;二是即使住学校宿舍那段时间,每个周末都必须回家住。”
      朱敏不希望儿子完全变成一个美国人样子,所以还是按照国内的传统方式管教儿子,渐渐地,朱磊有了抵触情绪:“比如说,周末想跟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参加什么活动之类的,每次都要跟我父亲吵一架。” 不过不管怎么吵,最后的结果都是朱磊妥协。
      “因为小时候在国内待了很多年,传统的影响烙印还是很深,虽然吵得很凶,但最终我都像好孩子一样让步了。”朱磊屈服道。
      日子久了,父子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吵架也越来越多。只是仍然像以往一样,最后让步的还是朱磊。
      听话成了一种惯性。对于父亲,朱磊行动上总是服从,可心里的不满却与日俱增,他暗下决心,一毕业就要离父亲远点,绝不与父亲合作,他可不想帮父亲做什么IBM的项目。
         儿子不帮忙,朱敏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在IBM的工作站、IBM大型机、IBM的PC面前,朱敏吓坏了,头一次见识到这么多高端东西,他根本无从下手。
         朱敏不敢问任何人,只能自己躲在家里翻书,有时看看儿子怎么做。看到父亲的艰难和辛苦,朱磊又有点于心不忍,他开始教父亲怎么做。可真正与父亲一起工作,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又出现了。
         朱敏常常以命令的形式让朱磊这么干那么做,没有商量的余地。朱磊强忍着心里的不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帮父亲做完这个项目,再也不与父亲共事。
         很快,这个项目做完了,朱磊终于松了口气,可没想到,当时40岁的父亲又有了一个新想法,他打算与朱磊合作创办一个软件公司。这一次,朱磊毫不犹豫直接回绝了父亲。
       “他不希望跟我一起做,想自己到公司里干。说实话,当时有一点失望、难受,再说得极端一点,以前好像儿子是我们的私人财产,最后发现这个私人财产要被别人拿走了。”朱敏有些痛心,儿子长大了,管不了了。
    {分页}
    智慧裁员成功度过危机
      失望的父亲另外找合作伙伴开了公司,而朱磊也开始当起了打工仔,两人相安无事。时间进入1999年,朱敏的公司遭遇互联网泡沫,面临着灭顶之灾。
      朱敏的公司股价大跌,从最高时的51美元变成了5美元,而且出现了每个季度亏损两千万美金的情况,如果再这样下去,朱敏的公司就将破产。
      看到这种情形,朱磊十分担心父亲,他向父亲建议,当务之急必须降低成本来度过危机,可具体怎么做呢,朱磊不知道,朱敏也没明说。
      两天后,朱磊得知了一个消息,父亲裁员了,但是只裁了一个人,把给大家分邮件的人裁了。一个不起眼的报童,平常只管分发信件,拿的工资又不多,朱敏为什么拿这样的人开刀?大家都没看懂。
      按照美国公司的惯例,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裁员,因为在高科技公司,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70%左右。可朱敏认为如果裁员,外界肯定认为是支撑不住了,股价也许还得跌。可如果不裁员,那就必须让公司上下都明白,形势逼人,每一个人都得做到严格控制成本。于是,朱敏决定选一个人来传递这个信息。
      朱敏认为分发信件的报童是最合适的人选,第一地位无足轻重,第二公司里人人都认识。
      朱敏辞了报童,然后做了一个大信箱,贴上每个人的名字,他要求所有员工都自取信件,没想到这个措施却引起了几位副总的强烈反对,“我们这么宝贵的时间,还要跑到那边去拿邮件?”
      一看这情形,朱敏立即又公布一项新规定,“邮件只保存一个礼拜,一个礼拜之后邮件就全部扔掉。”公司内立刻风声鹤唳,原来成本已经控制得如此厉害了,一周后,报销单就减少了三分之一。
      这还不算完,每周朱敏都要找一个部门专门挑剔他的报销单,不管有没有道理,他都要哇哇哇地发一通火,这叫杀一儆百。一个季度后,公司成本降了300万美元,朱敏又找到了2000万美元的私募基金,危机平安度过。
      这一切,都被朱磊看在了眼里,对于父亲面对危机时的冷静和谋略,他是由衷的敬佩,同时,也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父亲与儿子是两颗红杉树
      年轻气盛的朱磊觉得自己也不差,跃跃欲试也开了一家软件公司,辛辛苦苦忙了三年,不仅公司没什么起色,更让他沮丧的是,自己倒长胖了不少。
       “我实际上还是很喜欢运动,可忙着开公司的那三年,基本上都没时间去锻炼,所以一下体重就长了30斤,越忙越胖。”每天来到奄奄一息的公司,再看到胖乎乎的自己,朱磊感到了强烈的挫败感。
      坚持了三年,朱磊撑不下去了,他把公司交给了别人,自己躲回了家里。而这些都没有逃开朱敏的眼睛。朱敏来到了儿子的身边,开导和鼓励儿子的同时,他还在反思自己的责任。
      “我过去的教育给孩子这一代带来了很多的压力,本意是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却没考虑到整个人的全面发展,比如与人的交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朱敏找到朱磊,正式向儿子道歉。
      面对主动承认自己犯错的父亲,朱磊百感交集。经过这番促膝长谈,朱磊做了一个意外的决定,他主动提出要到父亲的公司上班。
      2001年,31岁的朱磊成了父亲手下的首席架构师,而在与父亲的朝夕相处中,朱磊开始喜欢上了一种运动。这项运动就是跑马拉松,到现在,朱磊已经坚持了四年,几乎是风雨无阻。
      为什么喜欢跑马拉松,朱磊觉得是受父亲的影响:“我父亲很喜欢这些锻炼耐力的运动,喜欢靠毅力挑战自我,这一点我跟他很像。”
      父亲的坚毅是最令朱磊佩服的。上山下乡时朱敏曾经当过10年农民,30岁上大学,36岁出国留学,40岁硅谷创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他的公司坚持了十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之后更卖出了32亿美金的高价,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朱敏已经57岁的时候,他又做了一个决定,回国再创业。
      2005年朱敏回国创办了赛伯乐投资公司,做起了风险投资人。一年后,朱磊也回国了,他没去父亲的公司,而是自己创办了一家信息技术公司。
      虎父无犬子,朱磊想要超越父亲做国内最好的高科技公司。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父子俩不在一起共事了,可他们的公司同在一层楼,不仅门对着门,内部都还是相通的。
      朱磊给自己的公司起名叫红杉树。红杉树有两大特点,一个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另外一点,红杉树虽然根基不深,但一颗红杉树与周围的红杉树的根系是纵横交错地缠在一起,这使得它们能够抵御风暴的袭击。
      朱磊说自己与父亲其实就像两颗红杉树,看起来相互独立,但在根上永远紧密相连,也许父亲现在很高,但儿子以后会长得更高。
    {分页}
    瘫痪父亲似太阳 照耀黄鸣上巅峰
      1999年的一天,在山东聊城,一个瘫痪了30多年的老人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全家人一片欢呼,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这个坚强的老人叫黄宏根,他培养了一个很出息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太阳王”。
     
    父亲卧床三十多年
      看到父亲能站起来,妹妹黄丽在第一时间给哥哥去了电话,正在德州工作的黄鸣听到这个好消息,握着话筒感叹唏嘘:“人生无常,爸爸能好起来真是上天保佑。”
      黄鸣,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他创建的皇明太阳能品牌价值达到51.3亿人民币,他也被国际太阳能同行称为“太阳王”。
      黄鸣的父亲是1965年瘫痪的,从那时开始,他一刻也没有放弃过站起来的念头。可面对他的肌肉严重萎缩,全家人谁也没想过有一天他真的能够站起来。
      三十多年来,父亲从来没有中断过练习。每天他都扶着椅子撑起来,往前挪一步,接着再把椅子往前挪一步,腿也跟着又往前迈一步。就这样一步一步,挪了三十多年。其中的心慌哮喘的折磨,生不如死的痛楚,承受不住时想一了百了的绝望,最后都让他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坚韧给战胜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懈的坚持终于有了效果,一天下午,坐在沙发上的黄宏根终于站了起来,黄宏根激动得老泪纵横,他的生命再次变得意义非凡。
      从37岁瘫痪在床,到七十岁还能站立起来,中间经历了33年。33年前,父亲是一个英姿勃发的中年人,33年后,再次站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古稀之年的垂垂老者。想到这些,黄鸣百感交集,33年前的那场暴雨带给父亲这一生多大的痛苦啊。
      黄宏根原来在山东聊城农业局工作。1965的一天,他骑车去一百里以外的地方出差,没想到,回来的途中突然天降暴雨。被大雨浇透的黄宏根回到家时双脚抽筋,人好像死过去一样,挺直的。
      黄宏根很快被送往医院救治,医生给他打吊针、扎针炙都没能让他站起来。经诊断,黄宏根得了末梢神经炎,是由于工作劳累过度和雨淋所致。从此他便卧床不起。
      黄宏根一开始根本无法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痛不欲生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学着接受现实。
      黄鸣的母亲张南珍是一位中学老师,黄宏根瘫痪后,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当时,黄鸣只有七八岁,年少不经事的他还没有意识到灾难的可怕,只是隐约感觉到,当初英俊挺拔的父亲变成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
     
    严厉管教下迅速成长
      父亲倒下了,黄鸣发现,原来一向慈爱的父亲脾气越来越暴躁,全家人都必须让着他,包括还不懂事的他在内。
      黄鸣长到11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逼着干活儿:“倒腾鸡窝,倒腾柴火垛,倒腾床,倒腾屋里铺地面……”总之,黄鸣一刻也不能闲着。
         父亲为了让儿子这棵小树苗迅速成长,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繁重的家务活让11岁的黄鸣感觉越来越难以忍受。
         他讨厌父亲这样对他。他相信如果父亲身体健康的话,他们俩一定会打得一塌糊涂,但现在,只要一看到母亲的脸,他只能接受。黄鸣如果不听母亲的话,母亲不会表现出来,可如果他不听父亲的话,母亲的脸就会拉长,而黄鸣最受不了的就是看到母亲不高兴。   
      瘫痪在床的父亲急于想让年幼的儿子尽快自立,当成自己的手和腿,为这个苦难的家庭撑起一片天。虽然心疼儿子,但也只能狠下心来磨练他,而黄鸣,看着瘫痪在床的父亲,只能逆来顺受。
      时光飞逝,转眼间黄鸣到了上高中的年龄,一天,他终于忍受不了劳累了。黄鸣那个时候是在工地上打工,暑假30天的假期,父亲一定要黄鸣在工地上干满29天。
      可是,黄鸣干到第二十八天的时候,累得实在受不了:“浑身上下晒得全脱皮了,还要往三层楼上抛砖,手上一道一道的口子,没有一块好肉。”他请求父亲让他休息一天。
      父亲把黄鸣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就是不同意他休息一天的请求。黄宏根的父母是在三十多岁时才有了他,所以对他特别娇宠,让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现在他也做父亲了,他不想黄鸣重复他的老路,所以对黄鸣的要求格外苛刻。
      黄鸣当然不明白父亲的这份良苦用心,只当作父亲太狠心,对父亲产生了极大的怨恨。万般无奈之下,黄鸣只有忍着伤痛将最后一天的工作完成。
      在父亲严厉的面孔下,黄鸣迅速成长着。1979年,黄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东石油学院机械设计系。
      黄鸣上大学以后,照顾父亲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妹妹黄丽的身上,妹妹一照顾就是30年。妹妹的细心照料让黄鸣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安心学习,1982年黄鸣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德州石油钻探技术研究所。在当地来讲,到现在为止,这也是个收入最高的单位之一。
    {分页}
    瞒着父亲下海创业三年
      经过自己的努力,黄鸣在事业上如鱼得水,并于工作10年后的1992年,当上了德州新源高科技公司的总经理。这个时候,黄鸣终于领会到了父亲当初对自己苛刻的真正用意。
      “实际上儿时对家庭、对家务的那种态度会延续到长大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曾经的苦难生活,让我的工作受益匪浅。”黄鸣深有感触地说道。
      看到儿子有出息,父亲非常欣慰。虽然自己瘫痪在床,经常经受疾病的折磨,但是脸上却常常充满笑容。黄鸣回家也经常告诉父亲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父亲分享外面的世界,儿子的世界。
      可是,有一段时间父亲却发现,儿子来看自己的时间少了,而且很少向他提及工作,好像在隐瞒着什么。
      1995年对黄鸣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5月的一天,他准备辞去优厚待遇的工作,下海创业。
      从小就被父亲指挥着做事情的黄鸣,带着逆反的心理,这一回想自己做主,走出一片完全自由的天地,闯荡一番。
      黄鸣下海创业瞄上的是一种新的能源——太阳能,而他创业的方向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对于创业这件事,黄鸣想尽一切办法隐瞒父亲。他对父母亲、兄弟姐妹、同学,全部封锁了消息,就怕万一谁说漏了嘴给他捅出个大篓子。
      黄鸣之所以选择太阳能,是因为在石油系统工作多年的他,深知石油资源的危机,太阳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太阳能行业是一个很环保的行业,很节能的行业,而且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从事这么一个好的行业,黄鸣为什么要瞒着父亲?
      黄鸣隐瞒父亲下海创业是有原因的。1995年的时候,下海的声名不太好。下海之前,黄鸣也试探着向父亲提及下海创业的事情,但是,遭到父亲的竭力反对:“研究所是个金饭碗,把金饭碗扔了下海做个体户,我接受不了。”父亲直言不讳。
      黄鸣隐瞒父亲还有一个原因,太阳能行业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市场前途未知,他不想疾病缠身的父亲对自己的事业牵肠挂肚。
     
    从父亲身上汲取了力量
      在向家人严密封锁消息的同时,对太阳能事业一片痴情的黄鸣开始了创业。但是,创业伊始,黄鸣还是遇到了许多无法想像的困难。
      企业最艰难的时候,稍微经受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倒下。而此时,父亲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黄鸣每次回家,医院里的医生都说他差一点就见不到父亲的面了,医院已叫家人准备后事。
      尽管多次生命垂危,可是父亲却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挺了过来。“我觉得父亲纯粹是对生命的一种渴望。他哮喘住院的时候,躺不能躺、卧不能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坚持了很多年。这种痛苦常人是难以忍受的,可是他还这么坚强地活着,我有什么理由倒下呢。”
      受父亲这种坚韧的生命力的影响,黄鸣感受到自己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虽然事业艰难,但是,他都坚韧、乐观地面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鸣从父亲身上汲取了力量,企业逐步走上正轨,可是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还是没有向家人提及自己下海创业的消息。黄鸣隐瞒了整整三年。
      1998年的冬天,黄鸣终于决定要把自己创业的事情告诉父亲。1998年,皇明太阳能已经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有关皇明太阳能的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而来。黄鸣担心父亲天天看报纸,没准儿哪天就得知他下海创业的事情。所以,他决定亲口告诉父亲,他要让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
      忐忑不安的黄鸣在一天下午把隐瞒三年的事情告诉了父亲。他做好了迎接“暴风骤雨”的准备,可是,父亲的反应让黄鸣大感意外,脾气暴躁的父亲这一次并没有暴跳如雷。
      原来,虽然病重瘫痪,但父亲一直关心时事政治,经常和邻居们谈论天下时政大事。就在黄鸣隐瞒父亲下海创业的三年里,父亲每天都在看报纸,几年来对下海有了更深的认识。
      父亲的思想慢慢开通了,看到了很多有能力的人下海的真实报道。
      听说儿子也下海了,父亲坐不住了。多少年来,父亲很少出门,他对儿子的公司充满了好奇,他要求儿子带着自己到公司去看看。
     
    父亲是儿子成长的太阳
      到达黄鸣的公司后,由于参观要上下楼梯,当司机提出要背黄鸣的父亲时,被黄鸣拒绝了,他要亲自背着父亲到处转转。
      黄鸣说,那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以前他觉得父亲就是一座大山,靠在他怀里温暖踏实,现在他长大成人了,开始成为父亲的精神支柱。
      黄鸣背着父亲整整转了一天,车间、仓库、店面看了一个遍。公司上下的职员都被黄鸣的孝心感动了。父亲看着厂区,脸上洋溢出蜜糖般的笑,“儿比爹强,我怎么能不高兴呢,公司虽然不大,但总归他是成功了。”
      作为父亲,黄宏根每天最喜欢念叨的只有一句话:“我儿子能啊,比爸爸能啊。”
      黄鸣事业成功了,而当年英姿勃发的父母已经满头白发。因为父母都是在水草丰美的江苏长大,黄鸣特意在聊城给父母买了一套靠近湖水的楼房,让他们颐养天年。
      父亲到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一个这么出息的儿子,他想即使现在放弃生命也值。可是黄鸣却一再阻止父亲这种想法:“您是我们这个家的支柱,是我们整个家的标志,您不在我们家就散了一半。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分,一个也不能少。只有这样,我们的奋斗和坚持才有意义。”
      黄鸣这番话令人动容。他对父亲、家庭的爱大于一切:“我相信所有的儿女都一样,明知道人活100岁、120岁是个奇迹,不太现实,但是又都希望奇迹发生。有的时候因为爱、因为精神和坚持,因为一个家庭的凝聚,很多奇迹还真创造出来了,所以我宁肯相信这种奇迹会发生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今,黄鸣由于在太阳能行业取得的成就被世界太阳能行业誉为“太阳王”,太阳给了他太阳能事业无尽的能量,但事实上,在他的人生中还有一个太阳,那就是他瘫痪的父亲。
      在黄鸣的成长中经受了父亲的严厉、目睹了父亲的坚韧、感受到了父亲的慈爱。父亲就是儿子成长的太阳,是太阳能事业的太阳。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这个太阳给了我们成长的能量,给了我们生活的力量。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 罗杰斯警告可能爆发货币危机
  • 国美股权激励 从家族制到职业经理人时代
  • 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规模年底将超日本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望出台 传媒业迎来契机
  • 国外IT业瞄准中国农村网络化
  • 地产商任志强博客炮轰央视 称其仇视房地产
  • 柳传志复出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