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今天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我们一直关注着他们。我们穿越半个地球,来到位于非洲大陆东部的美丽国家乌干达,寻找这里发生的故事。
乌干达素有“非洲高原水乡”之称,是非洲大陆上一颗闪烁的明珠,1908年,温斯顿·丘吉尔在《我的非洲之行》里写到:“为了追求完美,为了我想要的丰润而光彩的人生,我找到了乌干达,我的明珠。”而方忞1989年也来到了这里:“我是带着梦来的,带着梦到了乌干达。”
带着梦停留在乌干达
方忞,安徽淮南人,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18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带着梦想从中国来到了被丘吉尔形容为非洲明珠的乌干达。可她没想到,到了乌干达没多久,就遭遇了一场梦魇。
一天早晨,方忞正在睡觉,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她,打开门一看,来人是警察。方忞着急了:“当时我也听不懂英语,就吓的直抖,他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方忞根本不懂英语,双方比划了半天才知道,原来警察接到报案,说方忞带了海洛因,他们过来搜查。那时是凌晨6点。
警察在方忞的住处没搜到海洛因,却搜出了她从中国带来的几瓶感冒药,药瓶上的中国字警察不认识,方忞的英语又说不好,不能和他们解释药的成分。警察拿走药去化验,方忞也被拉拉扯扯的带到了警察局。方忞很委屈:“我被关在警察局的地下室,关了三天,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同时我也坚信我没有犯罪。”
不懂英语,无法跟检察官交流,方忞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在警察局的地下室里焦急等待。法庭上方忞才明白:“他们认为我的药里面有海洛因要调查。”
方忞带出去的药,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感冒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跟海洛因没有一点关系,乌干达警察严格的处理这件事,也不是无缘无故,这跟当时乌干达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
当时,也就是1990年,乌干达国内阿明独裁统治刚刚结束,国内风声鹤戾、草木皆兵,到处是拿着枪的警察,到处是无家可归的难民。这样的时候,一个外国女人藏着不明药品,警察肯定要仔细调查。
他们做调查的同时,还在监狱里的方忞,日子就很不好过了:“跟黑人关在一起,差不多是和五十个黑人同一个地铺。”当时乌干达外国人很少,外国人进监狱更少,光她一个,就她一个中国人。不仅仅如此,方忞还记得:“住不好也吃不好,当地的饭菜就是那种烂的豆子,上面漂的全是虫子。”
方忞没出国前,在安徽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工作,后来辞了公职,在深圳做起贸易,几年就挣了几百万,住的是当时深圳最高档的社区,开的是好车,就连买件衣服都要专门去香港,生活是相当优越。后来国内兴起“出国风”,她有钱后也坐不住了,准备去美国看看。方忞在国内找了个中间人,付了2万美金,对方答应她,在乌干达中转接着去美国。
带着美滋滋的出国梦,方忞登上了飞往乌干达的飞机。可是谁想到,到了乌干达,就搁这儿了。
霓红灯让乌干达亮起来
乌干达是什么地方?联合国把它列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2006年,乌干达的GDP总额只有85亿美元,人均GDP才302美元,差不多人民币2400元,是美国人均GDP的140分之一。乌干达的经济主要依靠来自世界各地的救援。
这可把方忞震住了:“那时候没有想去乌干达,就是在地图上也不知道什么叫乌干达。刚下飞机的时候,我看到的是黑黑的一片,那是白天,当时,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接触黑人,所以我下了飞机就想再回飞机。”方忞是带着梦来的,办事的人却拿了两万美金以后不知去向,方忞只能带着这个梦停留在乌干达。
中间人跑了,方忞傻眼了,她当时连hello这么简单的英文单词都不会,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怎么办?方忞就住在宾馆,吃在宾馆,哪儿也不敢去。
方忞很想离开,要走可不是买张飞机票那么简单的事,方忞出国前已经卖光了自己在国内的所有财产,房子、车子、公司,现在回去?不行!她得在乌干达找点事干。
不懂英语的方忞到街上瞎逛:“白天出去,晚上稍微晚点回来,天就黑了,路上一点灯光都没有,我特别着急怎么会没有灯呢?因为中国那时候已经有很多霓红灯了。我就想把霓红灯引进来,让乌干达亮起来。”
让乌干达亮起来这个发现让方忞兴奋了起来,她开始联系国内的霓虹灯厂家,并且很快订购了一批货,以她从前的经商经验来看,她预感这批霓虹灯一来,肯定要在乌干达火起来的,卖脱销也不一定。所以在霓虹灯来之前,方忞做了个调查:“问了几个印度的富商,他们都说好啊,你拿来我们就装,有人说装十个、装五个,这让我积极性挺高的。”
结果来了以后不是那样。方忞花三万美金买来的霓虹灯很快到了乌干达,但是货到后根本无人问津,原来说要买的人也突然不买了,方忞没办法,只能自己一家一家商铺里去推销:“我跑了一年的过程,一个月跑掉两双鞋子,卖不出去。
不是乌干达不需要霓虹灯,也不是方忞运来的霓虹灯有问题,主要是乌干达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太差,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想不到装饰问题。电费太贵,当地人都连普通的灯泡都用不起,更不用说霓虹灯了。忙活了一年,她只装出去了两套霓虹灯,赔了两万五美金。眼看从国内带来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方忞急了,她坐不住了!
方忞急着想找点事干,这一天,一个中国男人找到了她。找上门来的人是一个厨师,来乌干达的时间比方忞早,他看上的店面就在坎帕拉最繁华的大街上,方忞看了饭店的地理位置很满意,很快就答应跟他合伙开饭店。
方忞分析过:“当霓红灯失败后,我觉得可能只有饭店目前来讲投资不是很大,而且是最有可能呆下来,是活下去的生机。”
{分页}
“长城饭店”开在乌干达
谁都知道,开饭店虽然挣钱,但也非常辛苦,方忞在国内的时候很多朋友建议她开饭店,当时她就是吃不了那个苦一直没干。现在,方忞实在没有其他的选择,把开饭店当作是留在乌干达最后的生机,她把剩下的钱全部投进了饭店里,开始装修。
既然要开中餐馆,当然要用中国的材料装饰,虽然这时候方忞手头没有多少钱,但是她还是让家人从国内给她寄来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小装饰物件。折叠的大红灯笼,花花绿绿的剪纸,还有大大的中国“福”字。为了突出小饭店的中国特色,方忞还给饭店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叫“长城饭店”。
在乌干达,饭店营业执照的办理手续比较繁琐。“长城饭店”的营业执照办下来,也要一个多月。就在等待开业的这段时间里,出演了被警察逮捕的那一幕。方忞被关进了监狱,成了阶下囚,心情很沮丧:“霓红灯没有装出去,所有的钱砸进了饭店,监狱里面语言又不通,心里边已经没有了希望,在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能放我,我就想回家。”
本来是饭店开张的大喜日子,方忞人却在监狱里,这种事谁都受不了。就在方忞进监狱的这段时间,我国政府驻乌干达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为她的事到处奔走,乌干达警方也仔细调查了没收的药品,最后终于认定这些药不含海洛因,方忞在监狱待了20天后,出狱了。
出狱后没几天,方忞就把“长城饭店”开了起来,她借了几百块钱进了第一天的菜,买了一只鸡,一斤肉,然后用头一天挣的钱去买多一点菜,滚雪球一样,慢慢攒钱,扩大规模。
当方忞的饭店从1盘、6盘、20盘、40盘,然后开始翻的时候,方忞就感觉到生意火起来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餐厅坐满了。我们是从早晨开始营业,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关门,那时候我们中午都不能回去休息,休息也只能在后面楼梯口处,那时候我们就三位中国厨师,生意真的很好。”
方忞在国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乌干达做起饭店后,她看到这里的餐厅不多,也没什么竞争,她马上意识到中餐厅在非洲有市场,加上“长城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方忞干得更起劲了,每天晚上十一二关门,关了门还要算帐、记帐,忙到凌晨两三点。
刚开始来方忞这吃饭的只是一些中国公司驻乌干达的工作人员,后来乌干达当地人,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员也成了饭店的座上宾。
我国和乌干达政府从196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非常好,乌干达政府的官员们对中国的印象很好,对中国很向往,对咱中国人也特别友好,他们到了“长城饭店”,看到这里中国味的装修风格,吃着正宗的中国菜,都说好像在中国一样,因此顾客越来越多。
“方方”品牌打响乌干达
有一天,“长城饭店”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进门没多久,就要求见饭店的老板方忞。这位不速之客是乌干达政府建设部门的重要领导,来的目的是想请方忞帮他一个忙,希望方忞到他那儿去开饭店,并且给她一个很优惠的价格,给一层楼。
当时方忞正打算扩大规模,再开一家更大的餐厅,这个邀请来的正是时候,可是另外一个问题难住她了:“因为那个楼盖的很糟,坎帕拉没有什么大楼,它应该是第一幢六层楼。”
这栋楼曾经确实有问题,盖的时候就因为质量问题拖了好几年,现在终于盖好了,也迟迟没有一个商户愿意租。而且当时乌干达政府对国外投资者管理得很严格,好多有实力的商人都不敢跟政府打交道。这次政府专门找到方忞,她答应去看看。
看完回来,方忞仔细的想了想,虽然喜欢,但是也担心以后政府的政策有变化,一下投资一百多万美元,也不是小数字,要是亏了,她就真是倾家荡产了。但也不能就这么拒绝了,政府主动找到方忞,表示对她的信任,她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看着来“长城饭店”吃饭的人一天天多起来,实在太拥挤,她心一横,决定,租。
600平米的新地点,完全是一张白纸,方忞打算把它装修成一个地地道道中国饭店。而且她给自己定了两个装修原则,一个要高档,一个要有绿色。方忞从中国背来木雕孔雀,一面墙全是木头做的孔雀,吊灯也从中国带进来,把乌干达的绿草、绿化移到了餐厅,作为窗帘。方忞很满意:“进来后好像能驱散一天的疲劳,我们生活在一种绿草之中,一种生机之中,365天永远是绿树红花伴随着你。”
经过方忞一装修,人们走进饭店,还真有置身中国的感觉。方忞给这家饭店起名叫“方方餐厅”。餐厅一开张,马上就成了坎帕拉的亮点。
来“方方餐厅”吃饭要提前预定,每张餐桌每晚至少翻四次桌。
方忞为新饭店忙得不可开交时,远在安徽老家的弟弟打电话告诉她父亲过世了。方忞为不能在父亲身边尽最后的孝道痛苦万分,整天整晚睡不着觉,就那几天,人瘦了一圈:“我们全家人都知道,父亲最爱我,我最爱父亲。父亲走了,今年特别冷。”
方忞自己一个人,远在异国他乡为父亲流眼泪。
方忞,父亲当年给她起名字的时候,就包含了对她的期望,这个“忞”字,是自强努力的意思,父亲希望她人如其名。从父亲去世的悲痛中站起来后,方忞又开始忙饭店的事。
本来推销不出去的地方,让方忞经营得有声有色,确实出乎乌干达总统经济顾问阿甘达的意料:“‘方方餐厅’的中国菜做的太好吃了,我最喜欢吃那里的红烧肉,这家餐厅的中国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中国菜。”乌干达投资部长也称赞:“方方是我们的好朋友,她是一个勤劳、坚强的女人,我们为她感到骄傲。她经营的餐厅也很不错,我们都喜欢去那里吃饭。
方忞的“方方”品牌已经在乌干达打响,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喝是可口可乐,吃是方方餐厅”。方忞之后,法国、印度的商人也在乌干达开起了饭店,把不同风格的餐饮文化带到了非洲。
现在方忞在乌干达是个明星,乌干达的众多媒体经常报道她的消息,总统、部长都亲切的叫她“my sisiter,我的妹妹”,每次乌干达重要的出访活动,总统身边总有她陪伴。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特别邀请方忞同行。作为乌干达最出色的企业家之一,方忞促成了多项中乌经济、文化交流项目。
咖啡是乌干达的特产,咖啡闻起来香,喝起来苦,这感觉有点像方忞在乌干达度过的十八年创业人生。